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錢春弦)人多地少、人多水少、人多油少——“一多三少”是中國的主要資源特點,是中國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性因素和戰略前提。
這是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對《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抓好資源節約、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發表的看法。這位滿頭銀發、風度儒雅的部長說,中國的國情,原來講的是人多耕地少。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加了一條:人多水少。這兩年能源緊張,又加了一條:人多油少,油指的是石油。
汪恕誠在列席人大代表團分組會議時指出,不能籠統地講人多能源少,因為中國的煤炭資源很豐富。但煤炭資源存在什么問題呢?就是煤炭對環境的污染遠比石油嚴重。他說,中國水資源特點平時是兩句話。第一句話,中國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國家,干旱缺水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問題。中國有四大水問題: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污染惡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其中干旱缺水是主要矛盾。過去講中國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世界人均8800立方米,我們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最近提法有些變化,中國人均水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因為世界人口增長比中國人口增長快。但這并不能改變中國缺水嚴重的事實。第二句話,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汛期來幾場雨就把全年80%的水都下了。空間分布也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由于時空不均,中國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更為嚴峻。其他能源資源也存在分布不均的情況。汪恕誠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點耐人尋味。這兩年社會上發生的突發事件中,很多是由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導致了人與人的關系出現問題。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或者叫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際上就是要協調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問題。
他認為,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政府應是生態的代言人、環境的代言人。當全社會都在一味搞開發的時候,政府要對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未來負責,要代表生態說話,代表環境說話。(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