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邊遠地區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國家廣電總局(原廣電部)在1998年啟動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按照當時的統計,全國共有72.3萬個行政村,535.8個自然村,其中已經通電的11.7萬個行政村和56.3萬個自然村屬于廣播電視無線覆蓋盲點,約有1.48億人口聽不到廣播、看不到電視。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到2005年底,全國完成了11.7萬個行政村和8.6萬個50戶以上自然村開通廣播電視的任務,解決了9700萬農牧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與此同時,為加強西藏、新疆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覆蓋率而實施的“西新工程”也初見成效。
從2000年9月起,“西新工程”實施范圍包括了西藏、新疆、內蒙古、寧夏4個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云南四省的藏區以及福建、浙江、廣西、海南和吉林延邊部分地區,涵蓋國土面積超過49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51.9%。“西新工程”實施后,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廣播覆蓋能力比過去增加了2.5倍,8省區各地能夠收到10套左右短波廣播,各地、市、縣普遍能較好地收到3套以上中波或調頻節目,3至4套中央和當地電視節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電臺還開通了民族語言節目,每天播音共增加了98小時,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實現了把黨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的目標。
國家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說,未來幾年,“村村通”和“西新工程”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在“十一五”規劃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中央領導還親自參加了整體部署,這為兩項工程的推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其次是綜合國力的大大增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加上兩項工程深得民心,具備深厚的群眾基礎,必然能夠取得較快進展。然而,在“十一五”規劃提出的更高要求下,兩項工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有關負責人透露說:“十一五”期間,“村村通”工程將把開通廣播電視目標人群從原來的50戶以上自然村降低到20戶以上,受益面積和受益群眾將逐步增加。為此,國家將對中部地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西部地區的“村村通”工程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對于“村村通”工程的維護經費,中央財政繼續對實施“西新工程”的8個省區“村村通”工程給予維修補助,對于縣(含縣)以上轉播中央第一套廣播和中央第一套、第七套電視節目的大中功率無線發射臺的改造以及運行維護,國家給予補貼。為了確保“村村通”成為“長期通”,黨和政府還將對已經開通廣播電視的50戶以上自然村的建設工程逐步驗收,保證沒有“返盲”現象的出現。
據國家廣電總局“西新工程”辦公室提供的最新消息,“十一五”期間,國家廣電總局要以“村村通”、“西新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重點,大力加強對農村廣播影視事業建設,“西新工程”也要在鞏固成果、擴大范圍、充實內容、提高水平上下功夫。要盡快落實好“十一五”期間的建設方案,重點加強邊境地區廣播電視基礎建設,增強邊境地區民族語言廣播電視節目的譯制制作能力,同時做好驗收工作。
“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被老百姓稱之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農村群眾的熱情響應和支持。隨著“十一五”規劃的逐步進行,兩項工程將從更大程度上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