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銅、鋅等能源、有色金屬價格突破重要心理價位,不僅使國內相關行業備受沖擊,我國經濟安全也面臨嚴峻挑戰。專家指出,改革現有的僵化儲備體制,建立國家資源安全體系已勢在必行。
牛市根基沒有改變
截至昨日,紐約原油、黃金,倫敦銅、鋅等期貨價格較年初已經上漲8%、12%、27%和36%;同2001年年初相比,漲幅則達到62%、54%、70%和75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解釋說,從價格形成機制看,導致價格波動的,實際上往往并不是存量,而是增量,即便增量相對存量未必占很大比重。近年來,資源價格走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是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量需求。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當然不能算作存量上的大國,其GDP占據全球比重為5%甚至更低。但是,這些發展中國家往往可以被視為“增量大國”。
申萬證券研究所一份報告認為,20世紀的兩次工業化浪潮,均使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的供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商品價值也重新定位,這才是決定大宗商品價格長期走勢的基本因素。報告提出,目前世界經濟正處于近幾十年來又一個“黃金增長”時期:全球經濟強勁增長,技術進步加快,商品和勞動力資源流動性提高,各國能源戰略得到進一步完善,即便近年來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依然沒有引起全球范圍內嚴重的通貨膨脹。2002年以來,全球CPI漲幅始終維持在3.4-3.6%的水平。這種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時期,將繼續對大宗商品價格提供支撐。
“如果以1995年為基準的不變價美元來衡量,結果會非常令人吃驚,”申萬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目前多數商品不僅沒有一種價格創出歷史新高,而且與歷史高點差距甚遠!中匯安高首席分析師柳宇寧也指出,剔除通貨膨脹因素,1980年的黃金價格是2200美元/盎司。如此算來,今天600美元的金價較歷史高點相比,仍有三到四倍的漲幅空間。
漲價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原材料行業、加工行業、銷售行業、消費行業等構成產業鏈各個環節,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相關產業有喜有憂,可謂“一條藤上苦樂不均。”
原油價格的上漲將使石油開采行業成為直接受益者,有色金屬、鐵礦石等基礎原材料漲價也將給一批上市公司帶來相應收益,與此相關的港口、海運等運輸行業也受益匪淺。從目前已公布的2005年年報看,有色金屬股普遍優秀。G寶鈦、馳宏鋅鍺、G云銅等公司凈利潤同比都增長一倍以上,廈門鎢業、G魯黃金、蘭州鋁業、新疆眾和等較為喜人。2005年,我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稅847.81億元,比2004年增長52.34%,今年1-2月份,這一數據更是達到68.6%。國際市場上,淡水河谷、英美公司、必和必拓、力拓公司等四家超大型綜合性資源公司及嘉能可等跨國貿易公司的業績也極為突出。
不過,無法轉移負擔的下游企業則成為犧牲者。國內最大的空調銅管生產商—河南金龍集團近期表示,其開工率僅為去年同期的80%,而不少其他大型銅管企業的開工率較去年同期也有20%—30%的下降。
當然,成本壓力也激發了企業的創新動力,從而減緩了漲價沖擊。例如,在糖價上漲壓力下,一些企業適時推出無糖型飲料和茶飲,既規避了糖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又迎合了人們追求健康的消費理念,成功地引導了消費趨勢。
建立國家資源安全體系
資源類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總體上加大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成本,而且,根據“十五”發展經驗和“十一五”規劃,未來對資源需求仍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對外依賴程度逐年迅速增加,國家經濟安全存在嚴重隱患。據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統計,2003年至2004年,我國因高價進口大豆損失300多億元,2004年進口銅和原油分別多支付了100多億元和1000多億元。專家指出,建立新的國家資源安全體系,提高中國在全球資源市場上的定價能力勢在必行。
巴曙松認為,中國的資源問題必須要通過全球范圍內配置來解決,不可能單獨依賴自身這個封閉的環境來解決。當前,全球資源供給方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資源需求方也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對于我國來說,面對這種博弈格局,最為關鍵的是,統一把握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總體趨勢進行談判的能力。同時,要充分熟悉和利用WTO規則,靈活運用收購兼并等手段獲取外部資源支持,加大對再生能源利用的支持力度,積極利用資源期貨市場,防范資源供應過程中的風險。特別是要注重資源和能源領域行業組織的發展,實施對外采購聯盟和海外協同作戰的戰略,提高對外采購中的談判能力。2005年我們無奈地吞下鐵礦石價格暴漲 71.5%即是反面教材。
還有專家指出,盡管國內資源的開發與節約是國家資源安全體系的基礎,但不是核心。因為在境內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保證境外資源的平穩供應才是關鍵。目前,中國在境外的資源控制能力弱,國際資源壟斷格局難以打破,必須由政府積極介入境外資源的開發和勘探,這才是保證資源穩定供給的核心所在。其次,我國外匯儲備已達8536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一,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動和經濟周期的變動,將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實物儲備、資源儲備,不失為上策。最后,我國目前的儲備模式仍沿襲計劃經濟,以行政性運作為主,在國際市場瞬息萬變的背景下,顯得效率低下。未來中國資源產品的儲備,應建立政府的戰略儲備、企業的義務儲備和加工流通環節的日常儲備等多形態的結合,政府則集中盡力做好其中的戰略儲備。(記者 王超)
目前主要大宗商品價格與歷史高點差距
資料來源:IMF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整理
品種 以現價美元衡量 以不變價美元衡量(1995=100)
2005年是否創出歷史新高 與歷史高點的差距 2005年是否創出歷史新高 與歷史高點的差距
糖 否 -53.5% 否 -87.7%
鉛 否 -6.8% 否 -63.7%
銅 是 - 否 -49.9%
鋁 否 -11.6% 否 -45.8%
鋅 是 - 否 -61.2%
錫 否 -59.7% 否 -82.9%
黃金 否 -16.2% 否 -63.2%
WTI原油 是 - 否 -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