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審計署6管齊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審計已開始 -周五滬指午盤收于4162.97點 "全民炒股"言過其實 基民熱情不減 -奧運空氣質量將實現五省聯保 水利部急調長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將嚴懲高校"體制外"招生 民辦高校招生收費成監察重點 -外資正式進入中國鐵路運輸領域 中國鋼鐵并未沖擊國際市場 -國稅總局:可能重創股市 短期不征資本利得稅 不會取消利息稅  -"鑫諾三號"衛星上天 "長征"火箭完成百次發射 可發射飛船和衛星 -全國治理商業賄賂未達預期 專項工作延期 公務員處分條例實施 -中國即將公布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財政部調整商品進口關稅 美將對我銅版紙征最高99.65%反傾銷稅
中國發展的關卡:人口紅利不再 如何應對四大問題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28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我國現在面臨一些人口問題值得重視:一是整個社會過早進入老年化。西方發達國家平均年收入達到兩萬美元以上才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當時人均年收入還不到一千美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就已達到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了。

社會過早進入老齡化,最現實最迫切的壓力就是養老金的支付。中國養老金的社會保障制度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才在城市中全面鋪開,由于財政有限投入不足,養老金一開始就供不應需出現缺口,累積到如今,養老金的當期缺口已經高達2.5萬億元。這2.5萬億元的缺口只是針對城市退休職工而言,還不包括農村人口。據去年統計數字,新增加的職工社保人數只遞增了4.4%,而退休職工卻比往年遞增了6.65%。到2020年,養老金的缺口將高達6萬億元,世界銀行測算,中國在2001年到2075年期間養老金的缺口總共是9.1萬億元。

二是男女比例失調。2000年人口普查的時候,中國男女性別的比例是116:100,五年后,到2005年,這個比例已經上升到120:100。有些省份居然到135:100。據統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四千萬光棍找不到老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社會男女比例嚴重不協調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暴力和動蕩。

2000年人口普查暴露出男女比例失調嚴重時,已經有人大代表呼吁要立法嚴禁使用B超檢驗胎兒性別。可惜當局對此未予足夠重視,對各地尤其是農村地區普遍出現的以B超檢驗胎兒性別的情況未能詳細立法予以打擊,導致5年后男女性別的比例失調更加嚴重。

而在社會實際生活所呈現的情況要比統計數據嚴重得多。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社會實際生活不是像統計數據那樣男女都可以配成對的。一胎化政策使得具有重男輕女傳統的中國社會養了一個男孩就非常寵愛的,導致男孩人格和心理發育遲緩;而獨生女孩,父母擔心她大了受人欺負,都傾向于培養她的獨立性,因此中國社會普遍出現陰盛陽衰。因此,在這個原本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調的社會,優秀女性找對象結婚反而困難,而底層又積累了大量的男性光棍,使得男女比例失調的社會危機更加嚴重。

三是人口素質出現逆淘汰。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確實做到了只生一個好。而經濟條件差、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人口在超生,而經濟條件好、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只生一個甚至不生,導致了人口的總體素質下降。

最后,人口的急劇銳減,必然導致消費規模銳減,而消費規模銳減,勢必加劇企業競爭,惡化企業生存環境,使得企業不敢做長遠打算。中國企業平均壽命短暫的情況,和人口急劇銳減有密切關系。人口紅利減少大大改變了人群的消費心理,首先要存錢培養孩子,其次要存錢養老。加上房價高漲,醫療醫藥費用高漲,使得人們普遍不敢花錢。

不及早重視上述問題,集思廣益想對策,就會成為中國發展途徑中難以邁越的關卡。(吳洪森)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
中國今后十五年處于收取“人口紅利”黃金時期
“人口紅利期”:我國養老體制改革的最佳時機
民工荒連鎖反應 中國失去了人口紅利?
專家:中國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紅利”即將枯竭
中國人口紅利正在極速耗盡 經濟增長的源泉失去
崔宇:我們正在糟蹋人口紅利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六一"兒童節關注2000萬留守兒童:發展之路遭遇體制障礙
世界無煙日:中國超5億人健康受被動吸煙危害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