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合理調控貨幣信貸投放,穩定通貨膨脹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上調0.09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表 |
|
|
|
單位: % |
|
調整前利率 |
調整后利率 |
調整幅度 |
一、城鄉居民和單位存款 |
|
|
|
(一)活期存款 |
0.81 |
0.81 |
|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
|
|
|
三個月 |
2.34 |
2.61 |
0.27 |
半 年 |
2.88 |
3.15 |
0.27 |
一 年 |
3.33 |
3.60 |
0.27 |
二 年 |
3.96 |
4.23 |
0.27 |
三 年 |
4.68 |
4.95 |
0.27 |
五 年 |
5.22 |
5.49 |
0.27 |
二、各項貸款 |
|
|
|
六個月 |
6.03 |
6.21 |
0.18 |
一 年 |
6.84 |
7.02 |
0.18 |
一至三年 |
7.02 |
7.20 |
0.18 |
三至五年 |
7.20 |
7.38 |
0.18 |
五年以上 |
7.38 |
7.56 |
0.18 |
三、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
|
|
|
五年以下(含五年) |
4.50 |
4.59 |
0.09 |
五年以上 |
4.95 |
5.04 |
0.09 |
加息遏制通脹這條經濟學的“金科玉律”緣何在中國失效?目前的存款利率與通脹相比,遠遠為負。隨著資產市場的持續上漲以及投資理財觀念的深入人心,企圖通過提高利率來拉回儲蓄,現在看來已經不大可能。
——倪金節(財經評論員)
7月份CPI高達5.6%,創下10年新高。如此之高的CPI,理論上說央行應該選擇在適當的時機出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以遏制CPI數據的繼續攀升。其中,“持續加息論”是不少學者提出的最為扎眼的政策建議。那么,當下隨著中國經濟的“熱度”日趨升高,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存在諸多問題的大背景下,按照“教科書”的方法,加息能遏制住通貨膨脹這頭“猛虎”嗎?
而且,今年以來央行已經3次加息、6次提高準備金,以試圖收緊市場中的流動性。但是,央行如此罕見的緊縮力度并未能見實效。最新的數據顯示,7月M2同比增幅達18.48%,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在上半年一度出現回落趨勢后,貨幣供應再度顯現增長勢頭。
那么,加息遏制通脹這條經濟學的“金科玉律”卻緣何在中國失效?還是因為加息的速度太慢,沒有達到能夠遏制通脹的“臨界值”?筆者以為,下面幾條可能是影響加息效果的主要原因。
首先,中國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斷裂”的。一般的貨幣政策傳導過程是央行通過加息影響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的信貸意愿,最終通過市場主體的意愿變化來影響企業、個人的投資消費,并作用于金融市場。但中國由于利率市場化程度不高和獨特的銀行體制背景,使得利率缺乏彈性,也就是說,真正能在銀行獲得信貸的往往是有著某些特殊背景的企業和個人,他們并不在乎利率的提高。而對于廣大的民營企業來說,由于在銀行獲得信貸難度很大,往往借助于一些非正規的金融手段獲取資金。這樣一來,央行加息在傳導的過程中出現了“裂痕”,其效果也就只能大打折扣。
再者,本外幣利率倒掛也使得央行的加息效果遭遇挑戰。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一年期固定利率美元貸款,利率區間在6.02%到6.20%。而在今年央行三次加息之后,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調整到6.84%。在這樣的利率結構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選擇美元貸款要比人民幣貸款合適,既能“套利”還能“套匯”,最終不但不能收緊信貸,反而會加劇市場的流動性過剩。看來,貨幣錯配、變相結匯、外幣貸款利率壓低等因素,已經嚴重影響著央行的加息效果,也勢必將阻礙央行進一步提高本幣利率。
最后,對于中國目前高額的投資回報來說,不到7%的借貸成本并不能影響企業的借貸意愿。年初CCER的一份研究報告揭示1998~2005年間,我國工業資本回報率以權益作為資本存量計算,凈利潤率從1998年2.2%上升到2005年12.6%,總回報率從6.8%上升到17.8%。如此高的回報率與當前央行的貸款利率相比,其誘惑實在是太大。而且,目前以樓市和股市為代表的資產市場持續火爆,其回報率更高,因此加息對于借貸者來說并不足為慮。
可能有人會認為,正是因為利率偏低,加息速度太慢才導致借貸成本與投資回報如此懸殊,但現實情況如此,我們不可能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短期內大幅度提高利率。因此,既然不可能持續大幅度加息,而緩慢小幅度加息又效果不佳,有效收緊流動性都無法做到,更何談遏制“中國式通脹”了,反而會帶來一系列的“后遺癥”,那么我們就不得不重新考量“加息遏制通脹”的政策邏輯了。
還有,目前的存款利率與通脹相比,遠遠為負。而更為要緊的是,隨著資產市場的持續上漲以及投資理財觀念的深入人心,企圖通過提高利率來拉回儲蓄,現在看來已經不大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