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又取得了新進展。
從9月18日開始,國家統計局將發布16篇“從十六大到十七大經濟社會發展回顧系列報告”。18日發表報告之一:大開放、大發展、大跨越。
報告認為,十六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具體表現在以下8個方面:
——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增長,總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躍居第四位,人均國民總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實現了連續四年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長10.4%,不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長4.9%高出5.5個百分點,而且比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9.7%高出0.7個百分點。經濟增速不僅快,年度之間波幅也比較小。人均國民總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經濟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地區、城鄉和產業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經濟結構調整出現了明顯的積極變化,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城鄉經濟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中趨向協調發展。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鎮的轉移,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
——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持續大幅增加,節能減排取得初步成效。財政收入在四年內翻了一番多。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使得我們辦了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一些大事,重點加強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切實加大了對落后地區和低收入群體的轉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經濟社會的穩定協調發展。企業利潤連續四年保持在20%以上速度的增長,拓展了企業的發展空間,調動了企業的發展積極性。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工業生產迅猛發展,供給能力大幅提高。中國糧食產量連續3年增產,棉、油、肉等主要農產品穩產增產。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加強。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建成投產,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加強,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煤電油運等“瓶頸”制約得到明顯緩解。
——對外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進出口貿易總額連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一位。
——城鄉居民生活持續提高和改善,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改革和發展的實惠。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經濟社會呈現同步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