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我國在收入分配和工資水平方面的地區和行業差距,勞動保障部將著手研究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對競爭性行業企業職工的工資增長進行調節,以解決我國收入分配差異。
在昨天勞動保障部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勞動保障部辦公廳副主任尹成基表示,在收入分配方面、工資水平方面,地區和行業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距,這個問題已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并要求勞動保障部研究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尹成基說,近幾年我國工資水平增長幅度較大,職工平均工資增長較快,但仍有人感覺工資增長速度不快。對此,尹成基分析,由于地區、行業差別,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間的收入有一定差距,在高收入者對工資整體水平拉動時,會有一部分人感覺不到工資的快速增長。另外,普通職工用于消費、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增加,這樣對整體收入的增加形成抵消,導致部分人對實際工資增加的感受也不那么明顯。
記者了解到,當前,壟斷行業工資收入水平依然過高,與其他行業職工工資收入差距仍有擴大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00年最高行業人均工資水平是最低行業的2.63倍,而到了2005年擴大到4.88倍,而且絕對差距也從8436元擴大到32249元。
昨天,中國社科院有關社會政策專家對記者表示,國家即將著手建立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主要是為解決壟斷行業工資過高、行業收入差距問題。
在我國收入分配問題上,我國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有針對性的解決,在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差距問題上,我國已連續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的待遇。“中央決定還將再連續調整3年。”尹成基說。另外,對農民工工資問題,我國頒布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同時對企業在職職工,根據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狀況要對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調整,今年有21個省對最低工資標準進行了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