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經過近?70?年的發展,我國已建立起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現代石油化工產業體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原油加工量呈現持續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我國全年原油加工量突破達到?6.04?億噸,同比增長?6.8%。進入?21?世紀以來,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我國能源產業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國石油化工產業已逐步從煉油為主導向煉化一體化轉變,并初步形成了以煉油、烯烴和芳烴生產為主的基地型石油化工產業格局。目前已建成投產千萬噸級煉油基地達?26?個,煉油能力達到?7.7?億噸/年?!笆濉逼陂g,國家正在有序推進遼寧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云港、上海漕涇、浙江寧波、福建古雷和廣東惠州等七大石化產業基地,推動中國石油化工向大型化、一體化、集群化方向發展。
隨著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發展,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①我國國內石油資源不足,原油產量無法滿足下游石化企業的生產需求,需要大量進口原油,從而導致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2018?年,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達到?71%。原油對外依存度高,意味著我國石化企業?2/3?以上的原料油要到國際期貨和現貨市場購買。這一方面推高了油價,造成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升高,競爭力難以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國家能源安全受到嚴重威脅。②國內石油化工產品結構不合理,長期以來都是以成品油為主、化學品為輔。在原油對外依存度大幅增加的同時,國內煉油能力嚴重過剩,成品油供應在國內市場呈現供大于求。2018?年全年我國累計成品油產量?3.64?億噸。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累計為?5?863.5?萬噸。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12.4%。③與此同時,我國優質的烯烴和芳烴生產原料供應不足。烯烴生產所使用的原料偏重,優質烯烴原料(石腦油)主要依賴進口,且供應緊張。面對國際烯烴生產原料輕質化的趨勢,國內烯烴的生產成本高,市場競爭力降低,制約了烯烴產業的發展。中東、北美的乙烯生產原料逐漸以更加廉價的天然氣、乙烷為主,烯烴生產成本顯著降低,而我國烯烴產業卻同時面臨著開工原料不足和產品失去市場競爭力的嚴峻挑戰。
當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導,因而化石能源的結構稟賦決定著國家能源化工的構成與發展走向。我國化石能源的結構稟賦是煤炭相對豐富,石油、天然氣短缺。煤炭作為基礎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的生產與消費之中長期居于主導地位。2018?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46.4?億噸標準煤,原煤產量?36.8?億噸,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9.0%。近?10?多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穩定高質量發展,我國對高品質清潔燃料、烯烴和芳烴及其衍生物等化學品的需求快速增長。煤經甲醇制清潔燃料、烯烴和芳烴等現代煤化工技術經過多年攻關已取得全面突破,以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為代表的一批關鍵技術實現了產業化,開創出一條煤炭潔凈高效利用之路,戰略價值正在顯現。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神華寧煤制油示范項目時,充分肯定了該項目對我國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作用。
但是長期以來,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分屬兩個不同門類的產業,相互之間難以協調。傳統煤化工主要是將煤干餾生產焦炭,配合鋼鐵行業,副產物為焦爐煤氣和煤焦油;或者用于合成甲醇和合成氨,用于化肥行業。石油化工是以石油為原料,將石油煉制過程產生的各種石油餾分和煉廠氣等充分利用,生產作為液體燃料使用的汽油、煤油、柴油和化學品。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業相對獨立,因而無論是原料還是產品,相互之間缺少關聯?,F代煤化工的快速發展,使得煤經甲醇生產多種清潔燃料和基礎化工原料成為可能,這也給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協調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采用創新技術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既可以保障石化產業安全,促進石化原料多元化,還可以形成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產業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