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關于是否存在通貨膨脹壓力,存在多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目前CPI上漲較快,主要是因為豬肉等食品價格引起的,隨著生豬飼養的恢復,CPI會恢復平穩;有的認為目前存在很多引起價格上漲的因素,通貨膨脹危險不可等閑視之。我傾向于后一種觀點。當前存在的通貨膨脹壓力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存在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壓力。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上游產品的價格上漲幅度一直明顯高于下游產品價格。由于各種原因,上游產品價格向下游產品價格的傳導一直受到阻礙。但是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特別是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這種傳導必然會發生,形成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壓力。7月份雖然一些上游產品價格上漲較CPI低了一些,但是值得關注的企業商品價格上漲幅度仍然高于CPI。因此我們仍需要密切關注上游產品價格的變化,防止由于成本推動造成價格全面上漲。
第二,存在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壓力。由于各種比較復雜的原因,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一直得不到緩解。相對過多的貨幣供給,必然產生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此外,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一個新情況,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雙雙超過了經濟的增長速度。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提高是一件好事,長期以來我國居民收入增長低于經濟增長的狀況必須通過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加快來改變。但是在當前CPI漲幅加速的情況下,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也同時會成為形成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因素。
第三,經濟增長速度過高形成價格上漲壓力。自2003年以來,我國GDP增長速度一直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加快的趨勢。這種宏觀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通過工業的高速增長,通過投資的高速增長實現的。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某些經濟結構問題趨于惡化,特別是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結構和三次產業結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改善,而且日趨嚴重。在這樣的狀態下,過高的經濟增長和過快的投資增長會成為出現通貨膨脹的動因。我國在1988-1989年、1993-1994年曾經出現的經濟過熱,就是由于投資的過快增長導致了高通貨膨脹的出現。這些教訓是值得汲取的。
第四,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實現會在一定時期內造成成本價格的上升。我國“十一五”規劃中規定,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這是十分重要的兩個目標任務,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這又是兩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必須在一定時期內增加投入,必然形成生產成本的上升,進而在初始階段形成價格上升的壓力。
第五,國際市場某些主要商品價格上漲會對我國國內市場價格產生影響。近期,世界市場上在石油,谷物等重要商品價格呈上漲趨勢的同時,美國次級債問題爆發,使得國際經濟環境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進一步增強。這些因素,特別是某些重要商品的價格上漲趨勢。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我國國內市場價格水平產生影響。
上面提到的五個通貨膨脹壓力因素已經存在,并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積累起來,它們的影響必然會以某種方式程度不同地表現出來,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消費價格,乃至總體價格水平都可能比本世紀初的前幾年高。此外,還應該注意到可能使價格上漲放大的兩個因素:一是利益集團擾亂市場秩序,乘機亂漲價;二是宏觀調控,特別是貨幣政策總是反應式的后調控,不能做到主動式的預調控。綜合各種因素來看,只要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時機掌握到位,2007年CPI上漲幅度可以控制在5%以下。
重要的是要密切關注2008年的價格變動趨勢,做好2008年的物價工作。可以說,目前在CPI的較高上漲中,豬肉價格的上漲只是導火索。由于上述通貨膨脹因素的存在,即使豬肉的價格平穩了,通貨膨脹也可能找到其他的表現途徑。2008年奧運會因素還會進一步加強外部需求對國內價格水平的影響。對于2008年可能出現的價格上漲,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寧可防其有,不可賭其無。2008年應該把保持物價的穩定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任務之一,以實現宏觀經濟總體的穩定增長。(汪同三 作者/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所所長)
相關鏈接:
央行:把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作為當前宏觀調控首要任務
中國人民銀行8日發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把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報告指出,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中適度從緊,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努力維護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控制通貨膨脹預期,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繼續協調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率工具,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積極創新對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完善流動性分析預測體系,合理把握公開市場操作的節奏和力度,有效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發揮市場利率調節資金供求關系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