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將面臨戰場與市場“兩個方向的較量”
馮如一生奔走呼吁,陳說航空與國家振興之利害關系,大力倡導航空救國思想,并以全部身家投入民族航空事業。他提出“中國之強,必空中全用飛機,如水路全用輪船,”號召國人共同努力,強大國家,抵御外侮。
百年回響,拍岸濤聲至今風雷激蕩。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喬良少將認為,航空器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世界,也改變著人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視野。當今世界,綜合實力靠前的強國都是航空大國。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水平、所擁有的空中軍事力量的強弱,國民的航空意識,國內航空運動開展的氛圍,都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一國整體實力的象征。
回首百年中國航空史,前40年,舊中國依附前行,后60年,新中國自主發展。光榮與夢想,成功與失敗,往事如煙。今天,我國雖然已成為世界航空大國,擁有相對較完善的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擁有了一支不容輕視的國家空中力量,但與世界最先進航空水平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馮如當年研制的飛機,與萊特兄弟相比僅晚6年,而水平卻有所超越。如果說,當年中國的航空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只是數年的話,今天,這種差距卻拉大了。眺望21世紀的空天,中國航空任重道遠。
“未來,我們將面臨市場和戰場‘兩個方向的較量’,在空中戰場的對壘中我們必須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贏得軍事上的勝利,而在民用航空市場的競爭中,則要打造一個體系完整,不受制于人的航空制造產業,設計、生產出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全面超越對手的飛機,任務非常艱巨。”提起中國航空業的未來,專家們一致認為,由于現代飛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技術和投資密集型產品,未來航空產業進步將成為國家崛起的重要一環。
航空報國、航空強國,是當代航空人的責任。關心中國航空的未來,關注國家空天、矚望民族騰飛,則是每個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義務和責任。對此,老院士們表達了殷切的祝福:
“馮如當年20多歲做出不凡的成績,我們帶的博士生、碩士生也差不多這個年紀,我們應該集合社會的力量一起來做工作,鼓勵年輕人多做點事,這對國家將是非常有益的。‘兩個較量’是我們這代人未竟的事業,但相信我們下一代一定能取得勝利!”
●警惕空天“珍珠港事件”,加強空防建設迫在眉睫
1909年,以馮如為代表的一批航空先驅奔走呼吁,以自己的行動揭示和推動了航空時代的來臨。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目光、心智和行動,是否如馮如一般敏銳迅速,并能適應日益迅猛到來的空天時代變革?
20世紀末,空天技術與信息技術相互滲透與融合,形成了以信息化為特征的天基平臺、空基平臺以及逐步融合的空天一體化平臺體系。技術發達國家甚至提出,航空空間與航天空間是無縫銜接的統一領域,種種跡象表明:人類“空天時代”、“空天世紀”的特征,已日趨明顯。
空軍工程大學田安平教授說:“在信息主導和空天制勝的21世紀,國家的發展將沿著兩個主要方向向外拓展,一個是通過海洋向‘遠’拓展,另一個是沿著空天向‘高’拓展。這其中,向‘高’拓展是無限的,因為,空天高不可測,空間無限、用途無限、價值無限。因此,我們迫切需要確立適應國家發展的新空天觀,包括空天利益觀、空天安全觀、空天價值觀、空天效益觀、空天戰略觀等”。
空軍專家董文先則認為:“在軍事領域,空天制高點是由‘稠密大氣層制高點’、‘臨近空間制高點’、‘太空制高點’等多個制高點構成的戰略制高點體系。空天國防成為一體化的陸、海、空、天、電‘全維國防’的核心和樞紐。”因此,“在20世紀,‘無航空即無領空,無空防即無國防’;在新世紀,無空天之防,既無領空,又無國防”。
當前,我國面臨的空中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如果不警惕,和平是有可能喪失的。為此,喬良提示:“發達國家以四代機、全球信息柵格和天基系統三位一體的新空襲體系正在形成,對以三代機為主的防御體系構成巨大的壓力,空天戰略競爭顯得更為激烈。以天基信息為支撐的現代空襲大可亡人之國,小可屈人之兵。”也許正因其如此,防止空天領域的“珍珠港事件”發生,成為當今空天領域專家們的重要共識之一。
面對空天世紀和日益緊迫的空天威脅,確立新的空天觀,加強國家空中力量是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和平崛起的必經之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