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駐外使節會議,被一些媒體解讀為“中國外交重心調整”的開始。 龐興雷/攝
駐外使節會議透露外交新重點
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是此次會議“壓倒性的議題”,也為今后的外交工作重心指明了方向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漆菲發自北京翠綠色幕布的上方,除了紅底白字的會議名稱,再沒有任何其他的標識。整個會場內亦是如此,除了屋頂幾排璀璨的吊燈,最顯眼的飾物只有右側墻壁上的一幅中國山水畫。
7月17日,京西賓館,中國第十一次駐外使節會議就在這樣的“簡約”布置中低調開場。身著白色襯衫的中共中央九大常委全部到場,數百位中國駐外大使、總領事、駐國際組織代表,以及外交部和有關部委的負責人等也悉數出席。
3天后的深夜,會議的有關內容開始浮出水面。根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講話中提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外交工作要把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服務作為重要任務,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的國際合作,積極推進我國同各國的務實合作。
這一信息迅速引起中外媒體的關注,并被普遍解讀為“中國外交重心調整”的信號。
“這次會議報告特別多”
“我最早參加的駐外使節會議也是在京西賓館舉辦的,那還是李鵬當總理的時候。”梅兆榮,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此次出席會議的身份是外交部咨詢委員會委員。
與二十年來中國數次駐外使節會議相比,梅兆榮認為,這次會議的報告感覺特別多,而且每位領導的發言各有側重,特點鮮明。除了胡錦濤、溫家寶分別就國際形勢與國內形勢作了重要講話外,國務委員戴秉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等均作了相關報告,“戴秉國和楊潔篪講外交工作,王光亞講內務,最后由楊潔篪做總結”。
參加了會議的數位外交人士都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在為期3天的時間內,除了聽報告,使節們大多重點在領會會議精神與要義。“過去分組討論更關注使館的許多具體問題,比如如何改革,而此次連私下的分組討論也圍繞報告中的一些重點進行延展。”梅兆榮表示。
駐外使節會議基本上是每5年舉行一次,主要就這些年內國際和國內的形勢作出總結和指導。據梅兆榮介紹,為了讓駐外使節們了解最新的形勢,同時有清醒的認識,我國會不定期地召開規模不一的相關會議。
中國前駐剛果(金)大使崔永乾曾參加過前兩次(第九次和第十次)會議,他表示使節會議的“定位和規格都很高”。“每次中央幾乎所有的領導人都會出席,陣容是很大的,除了常委,還包括重要部門委員以及與外事工作有關系的方方面面的人。”崔永乾告訴本報,每次開會事情都很多,工作密度很大,有時候晚上都有會議,經常討論到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