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憲法是搞科學?!?/strong>
6月1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和關于公布憲法草案的決議,要求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立即在人民群眾中普遍地組織關于憲法草案的討論,發動人民群眾積極提出自己對于憲法草案的修改意見。會議同時要求憲法起草委員會繼續進行工作,收集人民的意見,加以研究,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前完成對憲法草案的修改,并準備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關于憲法草案的報告。
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講話。他滿懷信心地說:這個憲法草案,看樣子是很得人心的。為什么呢?毛澤東解釋道:主要是起草憲法采取了領導機關的意見和廣大群眾的意見相結合的方法。這個憲法草案,結合了少數領導者的意見和8000多人的意見,公布以后,還要由全國人民討論,使中央的意見和全國人民的意見相結合。毛澤東預言:憲法草案公布之后,一定會得到全國人民的一致擁護,也將會在國際上發生巨大的影響。會議要求各級人民政府立即組織起各階層群眾的廣泛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同時要求憲法起草委員會繼續工作,收集人民的意見,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以前,完成對憲法草案的修改。
當時,曾有人提議將這部憲法定名為“毛澤東憲法”,憲法草案也寫進了頌揚毛澤東的文字。毛澤東對此堅決予以拒絕,并要求刪掉憲法草案中頌揚自己的條文。有人說刪掉這些條文是毛澤東“特別謙虛”的原因。對此,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嚴肅地指出:不能這樣解釋,這不是謙虛,而是因為那樣寫不合適,不合理,不科學。在我們這樣的人民民主國家里,不應當寫那樣不適當的條文。不是本來應當寫而因為謙虛才不寫。他強調說:科學沒有什么謙虛不謙虛的問題。搞憲法是搞科學。我們除了科學以外,什么都不相信,就是說,不要迷信。中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是不對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正確的就信,不正確的就不信,不僅不信而且還要批評。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憲法不是天衣無縫的,總是會有缺點的。
6 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憲法草案全文,并發表題為《在全國人民中廣泛地展開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社論。于是,一場全民大討論便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討論持續了兩個多月,參加討論的人數達1.5億人之多,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各個方面前前后后提出的意見共有 118萬多條。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憲法起草委員會對草案又作了修改。
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再一次討論通過了經過修改的憲法草案,并決定正式將其提交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
在此期間,劉少奇主持起草了準備向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作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這個報告稿是對憲法草案的系統闡明,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文件。毛澤東對這個報告稿作了多次修改。1954年9月9日凌晨2時,毛澤東在修改了一部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稿后,決定約政治局常委討論這個報告稿的前兩章,即第一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是歷史經驗的總結”,第二章“關于憲法草案基本內容的若干說明”。他親筆給秘書高智寫了一個便函,要他用電話通知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等人:今日下午5時以前及下午7時以后,看少奇同志憲法報告稿的頭兩章,以便晚上11時左右,和少奇、伯達一起,到我處談一下這兩章的有些問題。
9月11日,毛澤東對這個報告稿從頭到尾修改了一遍。9月12日,劉少奇主持召開了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九次會議,討論修改《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稿。會議最后決定由劉少奇代表憲法起草委員會作這個報告。9月13日,毛澤東又對這個報告稿作了最后的修改審定。
1954年9月14日,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云集北京。根據西藏等地區的人大代表的意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對憲法草案又作了修改。出席會議的除44名政府委員外,還邀請了21名人大會議代表組組長列席會議。
會上,毛澤東提出:憲法草案有兩個地方要修改,這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們提出的意見,改了比較好。一是“我國的第一個憲法”,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些修改都是屬于文字性的,但不改不行。過去中國的憲法有8個(草案不在內):清朝的《憲法大綱》,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袁世凱的《中華民國約法》,曹錕的《中華民國憲法》,蔣介石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中華民國憲法》,瑞金中央工農民主政府頒布的《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新中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說這個憲法是“我國的第一個憲法”,不妥;說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名副其實。這是屬于文字性質的,但是重要的修改,不改就不那么妥當。
另一個需要修改的地方是第三條第三款:“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自由?!眴栴}出在“和宗教信仰”五個字上,代表中有人提出,說改革“宗教”可以,改革“信仰”則不妥,并且第八十八條已經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所謂“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就是說:你信仰宗教也好,不信仰宗教也好;你可以信這種宗教,也可以信那種宗教;信了,又可以不信;本來不信,后來也可以信。既然有了第八十八條的規定,第三條再講“改革宗教信仰的自由”,就重復了。這是西藏代表提出的意見,說這樣寫法不好,似乎是不要宗教了,說“改革宗教”還可以。歷史上的宗教改革很多,比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喇嘛教的改革等等。我看這一條意見是有理由的,把“和宗教信仰”五個字刪掉,改為“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因為有第八十八條,刪掉這一句沒關系,免得誤會,免得重復,也免得文字不通。語文學家反對這樣寫,說“改革信仰”不通。這一條完全是抄《共同綱領》的??梢姡豆餐V領》還不是也有缺點。這一點,劉少奇同志的憲草報告中應當提到。
說到可能存在的問題,毛澤東指出,憲法不是天衣無縫,總是會有缺點的?!疤煲聼o縫”,書上是這樣說過。 “天衣”——我沒有看見過,也沒有從天上取下來看過,我看到的衣服都是有縫的,比如我穿的這件衣服就是有縫的。憲法,以及別的法律,都是會有缺點的。什么時候發現,都可以提出修改,反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年一次,隨時都可以修改。能過得去的,那就不要改了。最后,毛澤東說,這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憲法了。最先是中共中央起草,然后是北京500多名高級干部討論,全國8000多人討論,然后是三個月的全國人民討論,這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000多人又討論。憲法的起草應該說是慎重的,每一條、每一個字都是認真推敲了的,但也不能講是毫無缺點,天衣無縫。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通過了共和國的根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由此正式誕生。
本文導讀:
共和國紀事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