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調查顯示:北京農民工子女七成感到生活幸福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30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覺得自己是北京人
覺得自己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老家那里的人

新聞背景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發布“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適應性”課題研究報告。這項研究于2006年開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輔以參觀訪問、座談交流,對北京市大興區、海淀區、豐臺區、宣武區、東城區、西城區的13所學校共2395名中小學生的城市生活適應性及和諧相處狀況進行了調查。

調查的學校包括2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4所公辦打工子弟學校、4所公立混合學校、2所未注冊打工子弟學校和1所普通公立學校。調查的對象為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其中進城務工農民子女1650名,城市少年兒童745名。

八成孩子對未來充滿信心

專家認為結果令人鼓舞、改變原有觀點

報告顯示,約七成農民工子女覺得生活幸福,對生活和自己感到滿意,近八成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六成多感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應該說,報告的結論令整個課題組意想不到,這次調查也改變了我們許多專家的觀點。”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課題組組長孫云曉研究員說,仔細分析調查結果,許多數據令人鼓舞:七成多農民工子女喜歡學習,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城市孩子。進一步考察農民工子女的學習目的發現,近八成的人把“報答父母,讓父母生活得更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考上大學”。“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子女之所以好好讀書,更多的是出于對父母的感恩,以及對改變命運的渴望,這份感恩之心令人感動。”孫云曉說。

此外,農民工子女普遍表現出吃苦耐勞、節儉、學習刻苦和堅強等優良品質。半數以上農民工子女與父母關系比較融洽,八成以上經常做家務或幫父母干活。多數農民工子女與老師關系較好,能夠經常得到老師的支持和幫助,約六成對師生關系感到滿意。

孫云曉清楚地記得他在北京海淀區巨山小學調查的情況。在這所公立小學中,來自22個省區市的農民工子女和北京市的孩子一起上學。這里的地上沒有紙屑,教室整潔,每個學生的作業本都工整到可以展覽,學生們做操時精神飽滿,待人接物很有禮貌。這所學校的校訓是“我負責、我能行、我快樂”,農民工子女令人振奮的表現,給長期從事青少年教育研究的孫云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數農民工子女存在身份認同疑惑

專家認為三大傾向值得重視

本次調查的結果同樣反映了一些過去不為人們重視的傾向性問題,令人關注。

首先是排斥和分離傾向。報告顯示,超過1/3的農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互相擁有好朋友,但近一成的農民工不希望孩子與城市孩子交往,一成的城市父母不希望孩子與農民工子女交往。此外,還有12.6%的城市孩子和20.2%的農民工子女表示不知該如何與對方交往。

孫云曉說,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子女進入城市,要防止排斥和分離的傾向,部分父母對農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交往的排斥態度,影響到了農民工子女對城市社會歸屬感的形成和他們的城市適應狀況。正是基于這種互相不能很好融合的狀況,一些學校采取了折衷的辦法,把農民工子女單獨編班教學,“這同樣不利于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長。因為根據調查,與未注冊打工子弟學校和民辦打工子弟學校相比,公辦打工子弟學校和公立混合學校更能夠減少農民工子女在學校生活、教學方法、課程內容等方面的不適應感。我們不能讓農民工子女在封閉狀態中孤獨地生長,而應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寬容,創造更多便于交流的機會,引導城鄉學生相互尊重、和諧相處。”

其次是身份認同困惑。報告顯示,近九成農民工子女認為自己不是北京人,一成以上表示自己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老家那里的人。報告還顯示,四成農民工子女感到北京人歧視外來打工人員。

在孫云曉看來,農民工子女在心理上遠遠沒有真正融入城市,部分農民工子女甚至在身份認同上產生矛盾和困惑,成為“雙重邊緣人”。孫云曉在研究中發現,雖然很多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已經相當熟悉城市生活,但當問他們是哪里人時,很多孩子還是認為自己是“農村人”、“外地人”,有的猶豫著說“我也說不清楚我喜歡哪里”。有的孩子雖說想留在北京生活,但談話中卻一口一個“我們農村人”,這表明包含著尊重、平等內涵的和諧理念在教育應用中有待加強。

還有,農民工與子女的親子關系質量有待提高。有兩成多的農民工子女與父母溝通存在較多困難,四成多的農民工子女表示即使節假日或過生日時,“父母也不能經常帶我出去玩”,還有一成多的農民工子女表示“父母經常打我、罵我”。農民工子女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的學習,但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半的父母經常輔導孩子做功課或檢查作業。很多辛苦工作,為了讓孩子在北京有飯吃、有地住、有學上的父母,不理解在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之后,為什么孩子還是不愛讀書,難以溝通?

孫云曉至今記得他到北京市通州區為農民工父母講課的經歷,下課后,一位母親當著孩子的面問他,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孫云曉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發現自己手上很粘,孩子可能很長時間沒有洗頭了。孩子當時反駁道,家里一本課外書也沒有,我怎么去愛學習?

“農民工子女來到城市后,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和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家庭溫暖有力的支持、不能與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將不利于他們的社會適應。幫助農民工父母學會正確的教育方法,本身就是對農民工子女的一項扶貧。”孫云曉說。

報告提出五項建議

專家希望為決策提供依據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提出了5項建議,即大力倡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和諧社會觀念;加強和提高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社交技能;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收入水平,改善其家庭生活條件;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實行同城待遇政策;建立適應人口流動的接納性教育體制。

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孫云曉還提出了一些平等教育思路:

城市公立學校和公立混合學校更有助于農民工子女適應城市的學習和生活。因此要盡快實現對農民工子女入學實行同城待遇,使他們能夠與城市少年兒童一樣進入城市公立學校讀書,這是促進和幫助他們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徑。

跟著父母生活的孩子狀況要好于留守兒童,進城后生活穩定的孩子狀況要好于生活不穩定的孩子。因此,要盡可能給予農民工子女安定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農民工子女目前雖然在北京可以上小學初中,但限于現今的高考政策,他們要考大學仍需回到原籍。他們可以更多地考慮上職業學校,習得一技之長。

“少年兒童時期是個體早期社會化的重要時期,農民工子女生活在城市,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孩子,特殊的社會和家庭背景,使他們在心理上經歷著其他同齡人不曾經歷過的壓力和掙扎。這一人數眾多的群體能不能融入城市生活,融入情況的好壞都會對他們的健康發展,乃至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產生重大影響。”孫云曉坦言,正是看到這一點,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才組織了這項調查,希望以此引起全社會的注意。“我們希望通過研究發現一些問題,成為政府決策的參考。”(記者 葉曉楠)

來源: 人民日報

相關文章:
四、城市農民工子女教育情況
條件鴻溝難以逾越 農民工子女入學有政策難享受
農民工子女為何進城讀書難
河南今秋農民工子女入學率99.6% 借讀費一律免收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