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兩年來,我區扶貧開發主要是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這種方式就是在深入調查、組織發動群眾制定貧困村扶貧開發規劃的基礎上,集中力量,整合各項資金和各種資源,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廣泛組織群眾參與,分期分批推進貧困村規劃扶貧實施,全面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開發、干部群眾培訓、生態恢復和保護等各項建設,對貧困村進行綜合治理,使貧困村經濟社會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貧困面貌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明顯的改變。今天本版推出一組各地在整村推進的經驗和做法,各具特色,給人啟迪,也催人奮進。
根據縣(市、區)自檢及市、自治區抽查結果,全區首批1731個村全部通過驗收,基本實現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
兩年多來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取得明顯效果:2005、2006年首批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兩年增幅高于全區平均增長水平。解決14萬人的溫飽問題,低收入貧困人口減少36萬人,貧困問題明顯緩解。據了解,我區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做法主要有——
確定目標,發動群眾參與制定整村推進規劃。
自治區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的要求,結合廣西貧困村實際,確定了整村推進的五大類十六項量化目標。各地對照自治區確定的目標,組織有定點幫扶干部參加的工作組逐村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并廣泛發動貧困村群眾積極參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提出整村推進的具體項目,編制整村推進項目規劃。規劃確定后,在村委公布上墻,接受群眾監督。整村推進規劃的制定為每個村的整村推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還圍繞貧困村規劃制定了支持性的外圍項目規劃。
抓住重點,突出解決制約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的關鍵環節。
各地在全面推進整村推進規劃實施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制約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的“三個重點”。一是突出抓好通村道路、飲水工程、農田水利、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突出抓好扶貧產業開發。根據實施扶貧產業規劃的需要,全區認定了110家扶貧龍頭企業(其中9家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農業銀行認定的扶貧龍頭企業),并做好扶貧龍頭企業與貧困村產業開發項目銜接、與貧困農戶的對接。在此基礎上,認真搞好對扶貧龍頭企業的服務,對其舉辦的直接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原料基地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種苗培育、技術培訓、扶貧貸款等優先給予支持。安排專項資金對參與扶貧產業開發的貧困群眾給予種苗補貼,圍繞扶貧產業開發開展到戶貼息貸款業務和實用技術培訓。三是突出抓好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及轉移就業。全區共認定了65家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基地,通過委托培訓方式,安排專項資金對參與培訓的貧困勞力特別是首批村的富余勞動力給予扶持。
強化責任,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
各市、縣按照自治區的要求層層簽訂了整村推進的責任狀,將整村推進的目標任務落實到鄉鎮、到個人,同時,還明確了部門及定點幫扶單位的責任和任務,并將任務完成情況列入縣、鄉及部門、定點幫扶單位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定任務、定責任、定考核、定獎懲。由于責任明確,督促檢查到位,考評獎懲到位,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整村推進工作。
整合資金,加大整村推進的投入。
各地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變,用途不改,各負其責的原則,整合資金,加大整村推進的投入。據統計,首批村實施整村推進期間,共投入資金21.63億元(不含群眾自籌),平均每村投入12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88719萬元,以工代賑資金33248萬元,市、縣、鄉財政投入11730萬元,部門行業扶貧投入41101萬元,定點幫扶單位投入25596萬元,其他社會扶貧投入15908萬元。扶貧資金(含以工代賑資金)占總投入的56.4%,市、縣、鄉財政投入占5.4%,部門行業扶貧、定點幫扶單位及其他社會扶貧投入占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