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0多名重癥患者中,約有一半已經基本脫離生命危險。可以預見,這次8.0級的汶川大地震,重癥傷員的死亡率可能屬于世界最低的一批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冉燃
張建華的最后關頭
5月30日23時左右,在四川省人民醫院EICU(急危重癥監護病房)門外,39歲的張永勝決定放棄兒子的生命。
醫生告訴他,要挽救他兒子就要手術,而手術可能隨時需要截肢。
“一頭是死,一頭是可能截掉四肢。”張永勝猛吸一口煙,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我一個普通農民,要面對現實,長痛不如短痛。我只有謝謝醫生,放棄手術。”
他的兒子張建華,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北川中學高一學生。汶川地震后,5月15日,張永勝首次在醫院見到被從北川中學的廢墟里救出的兒子。“當時兒子還清醒,能叫我,后來開始昏迷。”
長時間的擠壓令張建華的四肢多處肌肉壞死,出現嚴重的擠壓綜合征、急性腎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凝血機制紊亂。
5月29日,張建華轉入四川省人民醫院。這是衛生部為這次抗震救災指定的重癥患者救治醫院之一。
“沒有人支持我,二十多個醫生、護士、病人家屬把我圍起來,勸我簽字同意手術,只有五六個人保持沉默。”
張永勝把后背重重靠到墻上,帶著股犟勁說:“我父親只有我一個兒子,我也只有他一個兒子,我最寶貴的就是他。我腦子轉了上千遍,想家里人會不會怪我,兒子日后會不會怪我,我要把情況跟他們說清楚,怪我我也無所謂。”
這個決定在5月31日零時發生改變。張永勝終于在知情同意書上簽下名字。他說:“有個醫生說,國家把你兒子救到這樣,你自己的兒子你卻不想要了,你不簽字,他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張永勝的簽字,令戴尅戎感覺“終于松了口氣”。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終身教授對本刊記者說:“我總算可以準備下一步的治療了。”
7個小時前,戴尅戎看到的張建華,似乎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血鉀升高、血鈣下降、脈搏、心跳、臉色,所有的垂危狀態他都有了,他的心臟說停就停。”
更讓戴尅戎擔心的是,傷口從最初的滲出變成出血。“床單上墊的三層大塊尿布全透,估計出血超過3000毫升,他怎么扛得住呢?”
必須馬上要血小板!必須馬上要新鮮的血漿!必須馬上要新鮮的全血!
……
戴尅戎說:“這些即使在上海、北京,沒有兩三天也是搞不到的。但在這里,幾個小時全部到位。我有時候真是感覺在災區辦事反而容易。”
搶救還在進行。疑問在戴尅戎心頭聚攏:病情為什么惡化?他的傷口到底發生著什么?“這些都需要看他的傷口才能知道。但很可能,繃帶一打開他的心跳立刻就沒了。沒有內科醫生的支持我什么也做不了。”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腎臟科專家王海燕,北京協和醫院重癥監護科主任劉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腎內科主任陳香美,與他一同擔下了這生命的重擔。
戴尅戎說:“半個小時后,內科醫生終于讓我看到了病人的傷口。我確定,他的傷口不但有壞死組織,而且不少。四肢都需要手術,倘若情況嚴重,那就可能截肢。”
醫生們開始研究分析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最終確定:第一,立即到手術室進行清創手術;第二,破例邊手術邊進行血液透析;第三,持續輸血,糾正休克,改善凝血功能,維持電解質平衡。
一支包括骨科、血液科、腎臟科、麻醉科等在內的搶救團隊迅速集結。
“這盤棋我們決定就這么下了,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這個年輕的生命。”戴尅戎的語氣溫和而堅定。
他是一個喜歡用圍棋比喻人生的人,2004年,他在他的母校南洋模范中學演講時說:“其實生活和下棋一樣,是有規則的,這個規則就是落子無悔。”
張永勝就是在手術方案確定、征求病人家屬意見的重要關頭想要放棄。
于是,戴尅戎清晰記得是王海燕說出了那番關于太陽的話,他甚至注意到王海燕在說這話時提高了聲音。
5月31日零點三十分,按照既定方案,搶救手術從張建華傷勢最重的左腿開始。
作為一位外科醫生,戴尅戎感動的是:“平常情況下很少會有醫生向你保證,你開刀吧,我們支持你,而在當時,王海燕、劉大為、陳香美他們就是這樣跟我承諾的。”
內科醫生的保駕護航,讓手術比預想的順利。這時候,戴尅戎要求麻醉師把剛剛升上去的血壓降下來。
他告訴麻醉師,血壓越高出血越多,恐難支撐長時間的手術。如果做截肢,手術會快得多,但將心比心,假如四肢都截掉孩子怎么辦?所以,他希望把壞死的組織拿掉,好歹把左腿留著,可如果一塊一塊肌肉去切,勢必耗時太長,而且出血增加。
“麻醉師同意了我的想法,”戴尅戎說:“左腿的手術進行到一半,基本確定左腿能夠保住,右上肢的手術隨即展開。兩個半小時后,左腿和右上肢手術完成,都保住了。”
接下來是右腿、左上肢。
5月31日凌晨5點,手術結束。張建華生命體征基本平穩。四肢全部保住。
一直守候在手術室外面的張永勝笑了一下,又馬上收起了笑容。
“我當然高興,”他對本刊記者說,“但兒子還在里面呢!”
回想起當初曾想放棄治療,張永勝說,他寧愿蹲3年牢房,也不愿再面對那樣的抉擇。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防疫]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么辦] 聚焦堰塞湖泄洪進展
《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解讀:遵循六項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