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直面“上海式貧困”
物價等因素造就了大批新城市貧民,形成了“上海式貧困”。具體表現為:物價上漲使衣、食支出總量明顯偏低;住、行等基本生活開支不斷增長;醫療、教育支出增加且占比例越來越高;低保家庭實際支出呈現透支,家庭抗風險能力不斷降低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劉耿、特約撰稿章涵意 | 上海報道
上海的窮人一下子多了,因為官方正在改變甄別窮人的方式。
月收入425元是上海市低保線,低于這條線,即可“持證”享受相關待遇。
月入500元呢?每月多賺75元,少享受的扶貧補貼則更多,哪個更窮?
家住上海市楊浦區大橋街道的盧俊和外地戶口的妻子都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長期失業,還有一個念初中的兒子。一家四口只有母親每月500元的固定收入。
2008年9月,61歲的母親確診為食道癌。醫療救助只對參加醫療保險的居民施行,申請低保則不夠標準。母親的病摧垮了本就艱難的家庭,盧俊急得要輕生。
幸虧,盧俊所在的街道正在轉變“核貧”標準。盧俊被劃為“窮人”,救助幫困金籌到2.3萬元。避免了巨額負債,他生活的底氣回來了。
窮人相對論
像盧俊家這樣因病致貧的,在楊浦區貧困人口中很典型。
該區2008年上半年個案幫扶情況匯總中的前十位,全部是因病僅靠自身力量或政策內救助無法緩解實際困難的家庭。殷行街道陳姓居民也屬低保外的低收入家庭,因突患腦溢血,得到政府3萬元救助。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副局級巡視員曹扶生在長寧區調查了6個分別患有癌癥、尿毒癥、精神病的案例,發現這些有重病成員的家庭醫療負擔都很重,最高每月達5445元,尤其是沒有醫保的家庭,同一病種的醫療負擔數倍于有醫保的家庭。
楊浦區民政局社會科科長鄭軍告訴《望東方周刊》,在長期的工作中發現,集中反映情況較多、信訪較多的困難戶大部分都是因疾病醫療問題導致經濟困難。而一旦收入超過標準,即便誰都知道這個家庭根本拿不出治病住院的錢,卻也無法從政策上給予扶助。
“目前享受低保資格主要以人均收入是否低于低保標準來確定,實際上還有相當數量的低保邊緣家庭甚至是中低收入家庭,其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但受大額醫療、教育、住房等硬支出擠壓,實際生活水平低于低保水平。”曹扶生說。
“支出型貧困”這個詞應運而生,最早提出者是上海市民政局。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里公開表示,今年,上海將形成支出型貧困群體的發現、監控和預警機制。只核收入不核支出的貧困定義將成過去式。
窮不窮是相對的,之前劃定一條收入線來核貧的做法有硬傷。
上海市民政局原副局長沈振新將其比喻為“懸崖效應”。低保和低收入人員之間救助政策出現了斷層---“懸崖”,用低保線作為一刀切的標準,使得許多有實際困難的家庭只能望崖興嘆;應將“懸崖”修成“斜坡”,有一個漸變和緩沖,逐步使救助措施呈斜坡式特征,這就是從“懸崖效應”到“斜坡效應”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