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汶川地震千日記:災區民眾3年后從傷痛走向新生

2011年05月10日09:36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汶川地震 地震斷裂帶 災區 5·12

守望:本刊六位記者的震區記憶

2008年5月12日至今的1000多個日子里,秉承著新聞工作者的使命,肩負著向讀者全息展示地震災區從救援到重建巨細的責任,本刊六位記者先后5次向四川地震災區進發。

從地震發生的第三天到第三年,《中國經濟周刊》與讀者共同見證了震區人民對抗天災的堅毅與重建家園、重建信心的樂觀和頑強。

死城

2008年5月14日—16日

四川北川縣、綿陽市震災現場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繁易

2008年5月14日,上午10點45分,在四川地震發生后40個小時后,《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終于乘上幾經更改起飛時間的飛機,目的地成都。

按原計劃,記者將從成都趕赴災區都江堰進行采訪。但就在登機時,乘客被告知:乘坐的飛機被軍方征用,改降四川綿陽為災區運送緊急搶險物資和救援人員。

采訪計劃隨之更改。

下午1點30分,飛機到達綿陽,氣氛迥然不同。停機坪上,數架軍用直升機馬達轟鳴,一隊隊軍人喊著口號集結。機場外,一排排等待運送兵員的大巴車排出的隊伍足有幾百米長。

城市街道上依然有震后散落的瓦礫,街邊兩旁是人們搭起的簡易棚,商店關門,道路上奔馳的車輛大多裝滿物資并且都奔往同一個方向——北川。

離北川縣城越近,倒塌的房屋就越密集。運送傷員的救護車一輛接一輛飛馳而過。北川縣入口的山路上停著數不過來的軍車和各種單位的救援車輛。

斷電的縣城籠罩在黑暗之中,只有當車輛通過時,透過車燈的照射,才可以看到揚起的塵土和在黑暗中前進的一隊隊救援人員。

深夜的北川,已經變成一座“死城”。絕大部分生還居民已經被撤離,只剩下救援的人員。殘肢斷臂隨處可見。救援人員不停地向廢墟的空隙中喊話,消防特勤隊員們搜索著任何可能的生命跡象。

救援工作24小時在進行,不斷地有生還者被找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生還者的可能已經越來越小,但救援人員依然在盡最大的努力進行救援……

5月15日,在地震過后的北川,記者真正感受到了“眾志成城”這四個字的力量,北川到綿陽71公里的道路上,永遠有過不完的支援車輛,有的裝載著救援物資,有的拉著開赴災區的志愿者,大車小車,幾乎所有的車上都貼著抗震救災的標語,從車牌上看,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省份的車輛……

沉重的快樂

2009年4月23日—29日

四川省都江堰市、汶川縣、北川縣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張偉

震后一年的四川震區,帶給我的是強烈的荒誕感。

短短一周的時間,記者猶如過客,不管如何努力,依然無法走進、理解那些經歷過災難的心靈。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悲歡離合,在經過一年的沉淀后,仿佛變得更為復雜。

能做的只是記錄。

印象最深的,是震區某縣一位出租司機的話。他笑著說:如果多來幾次地震就好了,日子就更好過了。因為地震后,自己的房子、縣里的街道、醫院等等,所有的一切,都由別人掏錢請人來建造,而且規格比之前高了許多倍。“你看看我們的街道,8車道,中間還有花壇,多漂亮。地震前,我們想都不敢想。”

還有一位美麗的女孩,采訪中,她一直快樂地向記者講述,震后自己如何重新建造自己的家園,如何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現在,她白天快樂地工作,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飯喝酒跳舞……

她的快樂確實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最后,她為了向我們證明自己真的走出了災難的陰影,微笑著說,自己在地震中失去了12位親人,但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她會開心地去過每一天。

雖然她邀請我們晚上一起去跳鍋莊舞,但我們實在沒有勇氣,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快樂”。

在震區,一個9歲的孩子可以熟練地面對記者作一個長達數分鐘的自我介紹,可以故作老成地問你為何沒帶錄音筆。一個憤怒的成年人在順暢地表達完自己的憤怒后,會突然冷靜地問你:你是哪家媒體的,說給你管用嗎?別浪費我的口水。”

許多時候,記者無法也不愿意去分辨他們在鏡頭面前的喜怒哀樂,只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從極端的生活中回到震前的平淡。

汶川街頭的一位黃包車師傅略帶吃力地用四川普通話告訴記者,地震后,他的生意特別好,主要顧客都是外地人,“真沒想到,我也有必須說普通話的一天。”

希望在升騰

2009年4月下旬—5月上旬

四川省北川縣、汶川縣、蒼旺縣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崔曉林

“5·12”大地震已經過去一年,災區仍有零星余震發生,行駛在山路上,仍要防備隨時滾落的巨石。

大部分災民都還住在帳篷或板房里,他們在劫后余生中,等待新家的落成。在映秀鎮、北川縣、汶川縣、蒼旺縣等地,學校都已經復課,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在瓦礫間回蕩。盡管一些孩子成為了孤兒,盡管一個班的孩子再也坐不滿一個教室,但熬過漫長的冬天,新的希望已然在孩子們心中升騰。

4月25日,映秀鎮。61歲的陳大媽和老伴擠住在兒子家的板房里,把自己的板房騰出來變成了小旅館,專門接待遠道而來的記者。“旅館都震壞了,沒地方住,我就讓記者們住在家里。” 晚上8點鐘,陳大媽把干凈的被褥抱出來,招呼記者快去洗臉吃飯。

在交談中記者發現,陳大媽仿佛刻意在回避一年前發生的事情,而更愿意“暢想未來”,“女兒和外孫子沒了,但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兒子兒媳打算外出打工,小孫子已經6歲,今年就要上學了。”陳大媽告訴記者,政府正在加緊為災民建新家。“圖紙我們都看了,新家很寬敞。映秀人都盼著早一點搬進去住。”

在北川縣城中心區域,新建成的“5·12”紀念碑前擺滿了鮮花,看得出,此前曾有不少人前來祭奠。

“老城將作為地震遺址公園被原樣保存。這里曾是北川人世代生活的地方,這里的一切,都將刻在每一個北川人的心底。”一位老北川居民向記者表示。

2009年4月底,新北川縣城的建設已然啟動。在安昌鎮以東約兩公里、距北川老城23公里的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建新北川”的巨大標語顯得極為醒目。

新北川還在平整土地階段,其四周已經出現不少的商鋪和貿易公司。來自四面八方的生意人和投資者們,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發展先機。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