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太湖:水位保持在2.75米
截至25日8時,引江濟太工程共調引長江水49.23億立方米,這使遭遇60年來最少降雨的太湖水位保持在2.75米以上,有效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
今年以來太湖流域降雨持續偏少,至5月24日,累計降雨僅179.20毫米,較常年偏少六成,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少。據新華社
種了一輩子稻如今卻要買米
84歲的張銀桂老人“很擔心米糧要漲了”。老人兩歲就“嫁”到鄱陽湖畔星子縣羽嶺村做“童養媳”,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早稻沒水種”的情況,如今“中稻也種不成,沒有水。家里的五畝田要荒了。”
早稻沒種成中稻種不了
6月初是江西農民種中稻的時節,種稻需要有20天的“漚田期”,如今鄱陽湖已枯見底,天又遲遲不下雨,中稻還沒種,收成受影響卻已成定局。在往年,星子縣的農民不等油菜完全成熟,就會收了油菜種水稻,如今,很多油菜還在地里呆著。
一些挨著水塘近的稻田,村民就會抽水澆田,成本自然會提高。有村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抽水要燒油或者是用電,每畝地每天要增加1.5元的成本。這對于每年種稻收入三四千元的農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遇到張銀桂老人時,她正拿著笸籮篩麥子,麥子剛收,受旱情影響,麥穗都不飽滿。老人說,早稻沒種成,中稻種不了,她很擔心今年要買稻米吃了,“怕是到時候米糧要漲嘍。”
水位比歷史同期低了4米
就在張銀桂老人出生的那一年——1927年,星子縣就有了水文站。現在我們所說的“鄱陽湖水位”實際上就是指星子縣水文站的測量值。
站長包純紅值守星子水文站已經28年了,有兩個年份他印象最深,一個就是1998年的大水,“那水太大了,說不害怕是假的。那年局里已經讓我們放棄測量了,但我們還是游泳過去測。因為要記錄歷史嘛。8月2日,水位最高——22.52米。這個紀錄至今都沒有打破。”另一個就是今年了,“已經到了有水文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值。”昨天,星子縣水文站的水位是10.88米,比歷史同期偏低4.4米。
但由于受前兩天的下雨和三峽放水“頂托”作用影響,星子縣水位5天上升了1.2米。據悉,三峽放水,大約7天可影響到鄱陽湖水位。截至目前,今年汛期鄱陽湖水位最低值出現在5月4日,為8.67米。鄱陽湖豐水期歷史最低值為7.11米,為2006年8月。
最郁悶的當屬包站長的上司——江西省鄱陽湖水文局局長金葉文。站在三層辦公室的窗前,金局長告訴記者,“往年的5月,你往左手看,是煙波浩渺的鄱陽湖,你往右邊看,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如今,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們是做水文工作的,對這種局面很是著急。”
■專家訪談
第一大淡水湖地位不會變
雖然鄱陽湖正經歷著60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但其“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江湖地位不受影響。專家昨天表示,鄱陽湖是“靠天吃飯”,即便“今年旱到家了”,但是6月如若有大雨襲來,亦不排除其發大水的可能。
魚少了價格漲了3成
江西省鄱陽湖水文局水沙室主任閔騫告訴記者,今年鄱陽湖的春旱持續時間特別長。往年4月就進入了豐水期,可昨天——5月25日的鄱陽湖水位還只相當于3月11日的水位。
閔騫告訴記者,鄱陽湖大旱,其實原因很單一——天不下雨。值得關注的倒是鄱陽湖確有春旱加重的趨勢。在過去的60年里,排在春旱前10位的年份中,進入2000年后就出現了5次,分別是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1年。春旱不僅影響了農民的收成。對魚類的繁殖更是滅頂之災。鄱陽湖流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擁有5大淡水魚產卵場,分別是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條河流匯入鄱陽湖的湖口地區。每年5月,在流水及水草刺激性腺的情況下,魚類會大量產卵。“但是今年5月,水草都露在水外頭,你讓它怎么繁殖。”這樣勢必會影響鄱陽湖的生態環境。
記者住的旅館對面就是一家餐館。餐館老板抱怨說,鄱陽湖近在咫尺,但鄱陽湖所產的所有的魚都在漲價。當地人愛吃的一種小魚叫“黃丫頭”,去年還是15元一斤,今年已賣到23元。各種魚的漲價幅度都在3成以上。
鄱陽湖不會一旱到底
閔騫表示,目前說“鄱陽湖干旱已成定局”為時過早。“基本上不會一旱到底,說不定今年還會發大水呢。”由于鄱陽湖是通江湖泊,干旱主要原因就是降雨極度偏少造成的。雖然有報道稱,鄱陽湖連續幾年“瘦身”嚴重,目前水域不過武漢兩個東湖的面積,但是這并不影響其“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江湖地位。鄱陽湖的降雨集中在6月至7月中旬,只要來幾場大雨,鄱陽湖很快就水天一色,煙波浩渺。但目前來看,未來10天沒有降雨。晨報特派報道組江西星子縣報道首席記者 崔紅/文 晨報記者 王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