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馬里奧 卡佩奇(Mario R.Capecchi)和奧里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以及英國科學家馬丁 埃文斯(Martin J.Evans),以表彰他們在建立利用胚胎干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術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的高翔教授和他的學生趙靜在《2008科學發展報告》中撰寫了題為“利用胚胎干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相關研究”的文章,介紹了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對生物醫學研究的重要價值,同時討論了其在建立動物疾病模型、動物克隆、藥物篩選、器官移植、基因治療和干細胞研究等多項重要領域提的應用前景。
文章介紹了基因靶向改造的基礎和基因靶向改造技術價值的核心。小鼠基因靶向改造主要包括兩個步驟。1985年,史密西斯等成功地在腫瘤細胞中實現了外源載體和內源基因間的同源重組,隨后卡佩奇實驗室的人員引入了“正負篩選(positive-negative selection)”,使基于同源重組技術的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組改造成為可能。ES細胞的相關技術與同源重組技術的結合,直接導致了卡佩奇和史密西斯的研究小組在1987年成功地得到了基因剔除小鼠。然后文章談到了,小鼠作為第一個成功的基因剔除動物,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最后文章展望了基因靶向改造技術的應用前景。現代醫學和生物學已經進入了后基因組時代,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調控機制已經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利用小鼠建立疾病模型,是基因靶向改造技術在現代醫學領域的最主要的應用之一。因此,利用胚胎干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這項技術的出現,為動物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藥物篩選、動物克隆及器官移植、基因治療和干細胞研究等多個重要領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從而為整個現代醫學和生物學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人類對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從真正意義上跨入了整體動物的水平,從而為揭示基因在整體系統中的復雜的調控機制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08科學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