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和節能環保。深入實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加快生態省和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和集約節約利用。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我省實體經濟的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產業投資,拓展企業上市等融資渠道,努力爭取中央國債投資、企業債券發行額度。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產業,擴大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進地方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強土地資源保障和節約集約利用,深化耕地保護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動市縣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抓好節約集約用地六大工程和百萬造地保障工程,完善低丘緩坡、灘涂圍墾綜合開發規劃和利用機制,積極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示范工程,擴大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大力實施節能降耗十大工程,嚴格執行重點耗能行業能耗限額標準,抓好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改造和建筑節能,加大高效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推廣力度,深入推動節水、節材等工作。繼續深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整治,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加強水環境治理、城市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努力改善八大水系、平原河網水質和大氣環境質量。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深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開展各類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森林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啟動25個循環經濟試點基地和100項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工業循環經濟“733”工程,建設一批工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示范園區和循環農業示范區。
大力拓展發展空間和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抓緊做好海洋經濟發展帶規劃編制工作,爭取海洋經濟發展帶建設提升為國家戰略。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寧波—舟山港在穩定發展集裝箱業務的同時,重點構筑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成我國重要的樞紐港,大力推進全省港口航運聯盟建設,積極發展江海聯運和內河航運,加快建設港航強省。積極發展海洋特色優勢產業,合理布局和提升石化、船舶、鋼鐵、裝備制造等臨港產業,扶持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等海洋新興產業,提升發展海洋旅游、海洋漁業和海水產品加工等產業,推進標準漁港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產業集聚區。進一步優化生產力布局,選擇一批交通條件優越、產業導向明確、建設空間條件較好、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重要區塊,納入省級層面進行統籌規劃、重點培育。加大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工作力度,加強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杭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等特殊監管區建設。協調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以資源優化配置和共享為重點,推進杭州、寧波、溫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規劃建設和發展,進一步增強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生活環境。大力推進中心鎮建設和發展,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積極推進規劃、社保、戶籍等相關制度改革。結合實施中心鎮、中心村培育工程和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加大農村住房改造建設步伐,有序推進高山村搬遷、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改造和特色村保護工作,加強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和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政策、整合資源,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和金融支持力度,著力增強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推動交通、水利、電網和公共服務等設施建設,改善欠發達地區發展環境。支持欠發達地區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山區資源,發展特色制造業、來料加工業、休閑旅游業和高效生態農業。深入開展新一輪“山海協作”工程和結對幫扶工作,促進產業轉移、勞務對接和異地開發。積極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山區、庫區和海島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貫徹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主動服務和對接上海世博會,實施“環滬護城河”工程,做好上海世博會相關安保工作。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繼續擴大與港澳臺的合作交流。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工作,全面完成青川地震災后援建任務。
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深入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低收入群眾增收和公民權益依法保障行動計劃,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努力擴大社會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信貸、社保補貼等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公共投資帶動就業增長的機制,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和勞動者靈活就業。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把免費創業培訓對象擴大到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城鎮失業人員、城鄉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退伍軍人培訓,加強農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大學生創業園和見習基地建設,大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申報登記、入戶調查、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等制度,大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幫助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低保家庭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積極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深入推進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和重點庫區群眾脫貧致富工作,千方百計提高困難群眾收入。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提高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全面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省內轉移和跨省轉移,研究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推動大學生和中小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探索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辦法。認真做好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醫療救助即時結報,繼續做好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工作。加快發展老齡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國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各級政府保障性住房保障責任,推動各地制定實施保障性住房規劃和年度計劃,完善城鎮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制度,落實建設用地,確保建設資金,提高配套水平,積極推行公共租賃房、限價商品房等保障方式,推動城市舊住宅區、危舊房和非成套住宅改造,逐步解決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改善問題。
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積極推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優化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啟動新一輪高校重點學科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和支持教育。加快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穩妥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以省為單位的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改革,深入推進24個縣(市、區)農村衛生改革試點,建立健全城鄉衛生人員雙向流動、技術設備共建共享機制,推動村級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改造建設,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各類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職業病防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村電影院線建設,積極推進公共圖書館網絡化建設和書店連鎖經營,提高“村村通”、“村村響”的入戶率,深入開展“種文化”、“送文化”活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深入實施“春泥計劃”,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和文學藝術事業,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辦好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大力發展體育健身事業,做好第八屆全國殘運會籌備工作,辦好第十四屆省運會和省首屆體育大會。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深入開展免費婚檢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測,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切實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深入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進一步做好外事、僑務、參事、檔案和對臺事務等工作。
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健全價格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維護市場價格穩定,推進新一輪食品安全整頓和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深入開展農村“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化工作。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扎實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和“三項建設”,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深入實施“強塘固房”工程,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繼續做好信訪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和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及時排查化解各類社會矛盾,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實施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條例,提高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水平。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懲處各類違法犯罪。大力支持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強化國防教育、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切實落實軍人退伍和轉業安置政策。加強國家安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