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201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14年02月27日10:54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文博會 富農政策 半導體照明 煤矸石山 留守兒童 構建和諧 焦炭產能 生產性服務業 不動產登記制度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

當前,我們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改革紅利、發展動力、市場活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國家深入實施內陸開放戰略、中部崛起戰略,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政策支撐更加有力;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之去年以來我省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集成效應將不斷顯現;特別是我省轉型綜改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快,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更加有利,發展空間更為廣闊。但前進道路上也面臨諸多挑戰,外部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外部需求不旺、產能過剩和環保約束等因素影響,我省傳統支柱產業運行困難,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貫徹落實好省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的工作總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要求,以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統領和切入點,全面深化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先行先試,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市場和社會活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以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加強黨的建設,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為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斗。”

2014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左右和1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崗位51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

約束性指標是: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3.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煙塵、粉塵排放量均下降0.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

今年,要在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進轉型綜改區建設。認真貫徹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轉型綜改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大力實施轉型綜改三年實施方案和2014年行動計劃,積極開展“轉型綜改攻堅年”活動,力爭在一些事關轉型全局的重大改革方面取得突破。著力抓好國家賦權的三項重大改革。依法依規推進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審批及煤炭、煤層氣礦業權審批,以動力煤為試點,引入期貨交易機制,探索開展區域性商品衍生品交易。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推進財務等重大信息公開,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改進國企負責人考核評價機制,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改革國企管理人員和職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制度。推進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實施煤炭資源市場化配置,完善礦業權交易市場。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試點,加強資源管理。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居民水、電、氣等階梯價格制度,推進引黃原水直供,加快實施分質供水。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改革預算管理制度,推動績效預算,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轉移支付,規范政府融資平臺,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和風險預警機制,積極推進煤炭清費立稅和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繼續推進“營改增”。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建立民間資本投資開放項目庫,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參股、控股等多種方式進入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和金融、電信、文化、衛生等領域,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轉型綜改重大項目。積極穩妥推進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加快金融創新發展。加強銀企對接,創新金融產品,擴大股權、債權融資,積極發展私募基金,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探索新型抵押擔保手段,穩步推進土地流轉預期收益抵押貸款,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和結構調整的金融服務力度,發展普惠金融;優化金融環境,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改革,積極推進朔同地區重度鹽堿地轉為建設用地等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試點工作,穩妥推進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擴大優勢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鼓勵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原材料進口。充分發揮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的作用,加強口岸建設,促進貿易便利化。創新開發區和各類園區管理體制,積極發展“飛地經濟”。加強區域合作,主動融入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圈,加快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積極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化與中央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等各類企業的合作,全面落實好各項合作協議。辦好能博會、文博會、晉商大會和特色農產品北京展銷周等活動,做好中博會等重大展會參展工作。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轉型綜改重在行動。我們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扎實穩妥、有序推進,努力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

(二)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擴大消費。支持企業提供優質、大眾、綠色、低碳的產品和服務。鼓勵信息消費和新興服務類消費。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支持太原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引深“山西品牌中華行”等消費促進活動。推進城市商貿中心、特色商業街和“15分鐘便民商圈”建設,加快農產品現代流通示范區建設,發展一批鄉村基本生活綜合服務中心。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價格欺詐、計量欺騙等不法行為,讓人民群眾安全、放心消費。

促進投資增長和結構優化。“六位一體”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加強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鎮化和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投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促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萬億元。完成大西客運專線建設任務,實現太原至西安段通車運營;加快中南部鐵路通道建設,全面完成山西段建設任務;加快其他在建鐵路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大張線、太焦線、太榆城際鐵路、陽泉城際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新建續建高速公路732公里,新建改建國省干線公路800公里、農村公路1000公里。實現臨汾機場建成試航,加快五臺山機場建設。抓好大水網四大骨干工程、引黃配套工程和百座小型水庫建設,加快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

支持各類企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大企業“雙千億”“雙百億”工程建設,引導大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和品牌培育。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落實扶持政策,完善服務體系,新培育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小巨人”企業100戶以上。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推行公司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實行企業年檢改年報,試行先照后證,為各類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推進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落實好煤炭“20條”,促進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加快整合重組礦井技術改造和現代化礦井建設,加大煤炭就地轉化力度,延伸煤電鋁、煤焦化、煤建材等循環產業鏈。推動電力工業高效清潔發展,推廣應用大容量、高參數、節能環保型機組和先進技術,加快低熱值煤發電項目、電力外送通道和電網建設,完善多邊交易機制,擴大大用戶直供電試點范圍。推進煤電一體化發展,鼓勵煤電企業以股權為紐帶實現聯營,鼓勵雙方簽訂中長期購銷協議。加快煤層氣產業發展,加大勘探開發、管線連通和推廣應用力度,新增覆蓋人口300萬。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全面清理、分類處置違規項目,嚴禁上馬新增產能過剩項目,提高并嚴格執行能耗、環保、安全等行業準入標準,有效化解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做好職工安置、債務化解等工作。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裝備水平,促進集群發展。大力推進焦化行業化工產品深加工,推動鋼鐵產業置換升級和鋁鎂產業鏈條延伸,加快建材行業技術改造,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做大做強煤炭機械、重型機械等優勢裝備制造業,培育壯大煤化工裝備、煤層氣裝備、鐵路裝備等潛力裝備制造業。加快潞安180萬噸煤制油、焦煤60萬噸甲醇制烯烴、同煤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等項目建設。圍繞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環保服務及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力爭在半導體照明、高效節能鍋爐、低溫余熱發電裝備等方面取得突破。推進“寬帶山西”和“三網”融合建設,加快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太原、晉城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建設,帶動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新型材料、特色食品、現代醫藥等新興產業,推進太鋼高端碳纖維、汾酒工業園等項目建設。落實好支持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著力打造“晉善晉美”文化旅游品牌,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育幼養老、家政服務、健康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起點推進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以產業鏈配置創新鏈,以創新鏈配置資金鏈,引進和培育一流的研發機構、科研項目和科技企業,努力打造國家煤基科技及產業創新高地。啟動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西行動計劃和低碳創新行動計劃,圍繞煤炭安全、高效、清潔、低碳利用以及煤層氣開發利用等領域,重點布局一批科技攻關項目。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引進風險投資基金,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高端引領、以用為本,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建立健全人才發現、評價、激勵、流動等機制,完善服務保障措施,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四)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始終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力度,今年再出臺10項政策,新增10億元補貼資金,調動農民種糧務農的積極性。加快灌區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一村一井”建設,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和糧食高產創建工程,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搞好糧食收儲,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和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深入實施“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和七大產業振興翻番工程。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機械化。培育推廣優良品種,發展若干骨干種子企業。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深入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

建立完善示范帶動、項目支撐、政策支持、考核激勵等機制,加大農企對接力度,加快項目落地和資金落實,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帶動貧困地區實施區域化、規模化產業扶貧開發,促進農民增收和企業轉型。整合扶貧資源,改進扶貧方式,實施精準扶貧,深入推進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扎實開展領導干部包村增收、機關定點扶貧工作,今年再實現47萬貧困人口脫貧。

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制定和實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綱要,堅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鞏固兩輪“五個全覆蓋”成果、辦好“五件實事”相結合,與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相結合,與工業化、城鎮化相結合,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長期推進,大力實施以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重點的完善提質工程,以采煤沉陷區治理、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為重點的農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為重點的環境整治工程,以美麗鄉村建設為重點的宜居示范工程,加大中心村建設力度,逐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扎實辦好“五件實事”。今年再改造農村困難家庭危房15萬戶,改造農村幼兒園300所,易地搬遷農村貧困人口10萬人,深入推進鄉村清潔工程,在已完成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的基礎上,今年再將10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納入“五件實事”。為農民辦實事,政府責無旁貸。我們就是要辦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增一件,持續不斷地為農民辦好事,讓農民兄弟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五)積極穩妥推進特色新型城鎮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從省情出發,堅持遵循規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基本原則,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完善和實施我省城鎮化規劃,努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推進“一核一圈三群”建設。加快太原城市群建設,支持太原率先發展,大力推進地鐵2號線、汾東商務區等重點工程。推動太原晉中同城化,今年在道路互通、公交對開、通信一體、金融同城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進太原與呂梁、忻州、陽泉融合發展。加快大同都市區、上黨城鎮群、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等城鎮組群發展。積極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擴容提質,抓好新區建設和城中村、棚戶區等舊區改造。探索“以礦建鎮”模式,推進礦區城鎮化,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大縣城和重點鎮,促進工業、商貿等各類產業園區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增強縣城和小城鎮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提高城鎮建設和管理水平。嚴格實施城鄉規劃,保持規劃的權威性、連續性、協調性。加強建筑質量管理,實行建筑質量終身負責制。推進智慧城市、公交都市、衛生城市建設,增加城市公共綠地和活動場所。嚴守生態紅線,盤活存量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園地、菜地等農業空間,強化建設用地效益考核,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

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投資運營。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我省放寬城鎮和城市落戶條件的有關政策,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六)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山西精神,切實抓好文化建設“六大工程”,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原則,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對互聯網的引導和管理。促進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擴大政府文化資助和文化采購,探索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機制。在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逐步推行全員聘用制和崗位責任制。

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抓好山西廣電中心、晉劇藝術中心等重點工程,推進市縣文化場館建設,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積極創建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扎實開展“文化惠民在三晉”系列活動。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依法打擊破壞和盜竊文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培育壯大省屬骨干文化產業集團,大力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文化領域。大力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動漫、院線等新型文化業態發展,促進文化與科技、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完善文化市場準入、運行、競爭和退出機制,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創作文化精品、講好山西故事,加強對外交流、唱響山西品牌,讓獨具魅力的三晉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七)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加快教育綜合改革和健康發展。新建、改擴建200所標準化公辦幼兒園。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積極破解擇校難題。將農村初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60元,分別達到760元、560元。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抓好實訓基地建設。推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探索省市共建高校模式,加強特色學科和急需專業建設,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完善高校新校區各項配套設施。推進籌建山西藝術學院前期工作。支持引導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和師德建設。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

積極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就讀地參加高考。

積極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和權益保護,全面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的就業工作。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更多用于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實行勞動者創業“先貸后補”辦法,降低創業門檻,激發創業活力。

著力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最低工資制度,強化企業職工工資調控,實現規模以上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全覆蓋。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基層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正常發放。提高住房公積金覆蓋率。突出抓好農民增收,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完善征地補償制度,加大以煤補農、以工補農力度,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加強養老機構建設。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完善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辦法。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年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25元、22元,達到376元、203元。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分散供養省級補助標準提高10%。建立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貧困一級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每人每年補貼480元,對5萬名貧困殘疾人進行康復救助。穩定物價水平,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今年再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23萬套、建成18萬套。規范保障性住房管理、分配,推進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并軌運行。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應,增加中小戶型商品房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大力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鞏固和發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探索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推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全科醫生培養,支持和鼓勵社會辦醫。加快推進省兒童醫院新院區建設。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好人口計生工作,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辦好第14屆省運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和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扎實推進城鎮社區“網格化”管理,做好社區矯正工作。探索農村社區管理新模式,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快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努力形成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追溯體系,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強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妥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密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扎實推進平安山西建設。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們要更加關注民生、切實保障民生、不斷改善民生,把關系民生的工作一項一項抓緊抓好、一件一件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新成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