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把棗莊打造成為轉型升級和經濟文化融合發展高地,關鍵是要調整偏重的產業結構,轉變粗放的發展方式,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進新興產業加快崛起。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絕非一日之功,必須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著力推動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一)加快新型工業化。堅持“工業強市”,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打好工業轉型振興攻堅戰,實現工業經濟的華麗轉身。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培育壯大煤化工、煤電能源、機械機床3個千億產業板塊,新型建材、橡膠塑料、紡織服裝、食品加工4個500億產業板塊,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新信息和節能環保5個百億產業板塊;重點培育棗礦集團千億企業集團,聯想化工、盛隆、魯化、泉興等10個百億企業集團,華電十電、華潤紙業等10個50億企業集團,形成多業支撐、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加大市場化重組力度,提高傳統產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力。鞏固水泥產業整合重組成果,發揮中聯水泥集團運營總部的引領帶動作用,提升行業經營管理水平。加強與山能集團的合作,加快八一豐源輪胎二期項目建設,年內形成1000萬條子午線輪胎生產能力。引導魯南機床、威達重工等龍頭企業對外聯合、對內重組,促進機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聯想烯烴、薛城能源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烯烴、炭黑、針狀焦等下游產品,提高煤化工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技術革新、工藝升級、產品換代。抓好50個技改重點項目,力爭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繼續推進鋰電自行車、鋰電正極材料、鋰電隔膜等項目建設,不斷壯大鋰電產業整體實力。扶持潤恒光能等企業加快發展,著力推進500兆瓦光伏二期等項目建設,促進光伏產品的推廣應用。抓好華潤三九醫藥、威智醫藥、康力醫療器械產業園等重點項目,打造國內重要的醫藥產業基地。加快推進魯南裝備制造、中科藍天地源熱泵等項目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份額。突出企業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創建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引導大中型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平臺。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戰略合作,推進煤化工、機床、鋰電等重點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采取項目外包、人才租賃等柔性方式引進專業人才,為產業轉型提供智力支持。強化環保、能耗、土地和礦產開發等指標約束,推行等量置換、減量置換,嚴格限制新增過剩產能。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和資源環境保護稅費制度,引導過剩產能有序退出。年內淘汰平拉工藝平板玻璃生產線、年產1萬噸以下廢紙制漿生產線和15年以上染整設備等落后產能。2015年底前全面關閉30萬噸以下小煤礦和小石膏礦。
(二)加快服務業高端化。堅持龍頭帶動、品牌引領,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質量提升。加快臺兒莊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建設,豐富古城文化業態,依托非遺博覽園、版權貿易基地等平臺,吸引更多的文化產業項目和創意人才聚集。抓好中興礦山公園、石榴文化博覽園和聚藝谷等文化創意園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聚集區。按照“一園三鎮五點”的思路,全域化布局鄉村旅游。以環中心城區綠道為紐帶,將沿線景點串珠成鏈,科學布局休閑驛站、農家樂等要素,打造環城森林公園。以濱湖鎮、榴園鎮、北莊鎮為重點,打造生態旅游特色鎮。以臺兒莊古城、微山湖古鎮、冠世榴園、抱犢崮、熊耳山為節點,提升精細化管理和市場化營銷水平,打造精品旅游景區。以民俗文化、觀光采摘、娛樂健身、休閑養生為內容,著力培育“運河人家”“榴園人家”“山鄉人家”“濕地漁家”等品牌,打造鄉村旅游目的地。加快魯南鐵水聯運、貴誠物流、德合物流等項目建設,發展臨港物流、倉儲物流、冷鏈物流,努力建設區域性物流樞紐。加快國際機床市場、汽車文化貿易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培育區域性商品集散中心。抓好跨采中心棗莊分中心、泰國世博城等項目建設,打造城市核心商圈。改造提升一批傳統商業街區,整治規范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引進一批高端百貨、品牌連鎖店,優化城區商業網點布局。鼓勵社會力量創辦老年康復保健中心、健康體檢中心、老年公寓等服務機構,促進健康養生產業發展。緊跟大數據和互聯網發展步伐,以云計算、物聯網、4G網絡為支撐,加快“智慧棗莊”建設。著力培育臺兒莊軟件和服務外包基地、魯南信息產業園,做大同誠卡、魯南之家等電子商務平臺。市場化辦好年博會、機床產業博覽會、鋰電產業博覽會等節會活動,帶動會展交易和社會消費。
(三)加快農業現代化。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抓好石榴、馬鈴薯等10大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現代農業示范鎮和“一村一品”專業村。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培育祥和乳業、春藤食品等10大龍頭企業,新增省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以上。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廣“市場+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益。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重點扶持杏花村市場、豆制品基地等10大農產品交易市場,規范提升100家農社對接直銷店。抓好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土壤改良修復、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積極推廣現代種業、配方施肥、節水灌溉和農機化生產。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新認證“三品一標”30個以上。推廣標準化生產,抓好國家級食品安全檢測中心、農產品綜合質檢中心項目建設,構建全過程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認真落實“四補一保”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巖馬水庫除險加固,繼續推進莊里水庫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穩步提升糧食、蔬菜生產能力,確保全市人均占有千斤糧、一噸菜。
(四)加快對外開放。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開展產業招商、定點招商、登門招商,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的大項目。發揮骨干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通過合資合作、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借力發展。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引導項目向園區集中。創新園區投入方式,強化基礎設施配套,為項目落地提供支撐。依托大企業、大項目,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培育一批配套程度高、專業協作好、特色鮮明的高端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盤活閑置土地資源,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健全以畝均投入、畝均產出、畝均稅收、畝均就業人數為導向的項目考核、退出機制,促進園區“騰籠換鳥”“二次開發”。支持棗莊高新區、滕州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園區。加大利用外資和招商考核力度,鼓勵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境外融資,把引資、引智、引技有機結合,拓展利用外資領域。注重以外資促外貿,加快培育出口導向型生產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機床、機電、服裝、農副產品加工等外貿出口基地。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開發資源、開拓市場。鞏固深化臺灣·山東經貿文化周招商成果,依托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加強對臺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
五、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必須以滿足人的需求、促進人的發展為目的,突出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基礎先行、產業支撐、功能完善、城鄉統籌,科學、有序、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
(一)統籌推進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全域城鎮化戰略,編制好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切實做到“四級全覆蓋、城鄉一張圖”。突出地域特色,創新規劃理念,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住棗莊的發展印記。加強規劃協同,搞好城鎮規劃與土地規劃的銜接,提高城鎮土地利用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堅持市場導向,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鄉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和工程質量監管,促進建筑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實行市級統籌、屬地負責、重心下移,建立大城管格局和長效監督考評機制,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二)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和區(市)城區建設。圍繞增強大新城的承接、輻射和帶動功能,重點抓好實驗小學、實驗高中二期、職業中專等教育設施建設,市婦保院新院、市立醫院新院等醫療設施建設,文體中心、圖書大廈等文體設施建設,雙子座、棗礦城等商住設施建設,東西綠軸、蟠龍河濕地等生態景觀設施建設。圍繞提升區(市)城區人居環境,建設一批保障性安居工程、綠色生態小區,大力推進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改造,合理規劃建設城市公交泊站、公共停車場、自行車道及步行道等設施,科學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多建為民利民的“貼心工程”“良心工程”,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可靠的基礎支撐體系,讓棗莊變得更加宜居。
(三)統籌推進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堅持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明確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引導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對示范鎮賦予更多的權限、給予更多的支持,加快示范鎮建設發展。每個示范鎮爭取建設一處自來水廠、一座污水處理廠、一座垃圾中轉站、一個集貿市場、一處公園綠地、一條特色街區、一個示范社區、一個支柱產業。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優先解決在城鎮穩定就業的農業人口落戶問題,加快實現社保、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鎮常住人口。有序開展空心村、城郊村治理,加大薄弱村、偏遠村幫扶力度,抓好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60個,改造農村危房1500戶,讓棗莊變得更加美麗。
(四)統籌推進生態棗莊建設。堅持“生態立市”不動搖,大力實施中心城區環城綠道建設、城市綠化提升、荒山綠化、石榴園擴建、東沙河綜合整治等創森重點工程,抓好城區裸露土地覆綠和建筑立體綠化。年內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3萬畝,市域森林覆蓋率、城市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5%和40%以上,力爭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力爭2015年創建成功。嚴格控制露天礦山開采,加大礦山地質環境和破損山體治理修復力度,建設綠色礦山。探索建立節能量市場化交易機制,全面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完成重點企業脫硫脫硝治理任務。加強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綜合治理,繼續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穩步推進建成區鍋爐“煤改氣”,鞏固治超治限成果,加快淘汰“黃標車”,努力在霧霾治理方面取得實效。健全“治、用、保”流域綜合治污體系,抓好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建設,堅決打贏迎淮核查攻堅戰,持續改善流域水環境,讓棗莊變得更加環保。
(五)統籌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抓好十大交通工程,建成啟用客運換乘中心,啟動棗魚高速公路東延、高鐵換乘樞紐建設和北留線改建,做好沂臺線南延、滕薛線改建、萬年閘復線船閘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沿運港口和航道升級改造,爭取棗莊機場列入國家“十三五”專項規劃;抓好中心城區道路建設改造,進一步優化城市公交網絡,實現城區公共自行車服務全覆蓋;繼續抓好農村公路新建改造和養護管理,推進城市公交向鎮村延伸,努力構建城鄉互通、高速繞城、公鐵水聯運的綜合交通網絡,讓棗莊變得更加通暢。
(六)統籌推進城鄉環境整治。持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活動,重點整治城鄉結合部、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領域,規范城區擺攤設點、車輛停放、戶外廣告設置。繼續推進百個美麗鄉村創建,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和改廚改廁,改善農村環境。完善“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區(市)處理”的運作模式,健全垃圾收集處理、組織管理、經費保障、檢查考核體系,上半年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鞏固省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爭取2015年創建成為國家衛生城市,讓棗莊變得更加整潔。
(七)統籌推進城鄉文明建設。扎實開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力爭盡快通過考核驗收。著力抓好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行業創建活動,弘揚文明新風。加強“四德”教育,開設市民道德講堂、道德模范宣傳欄,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強化誠信教育,建立誠信檔案,懲治失信主體,增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開展榴花文藝獎評選,鼓勵創辦莊戶劇團、社區藝術團。建好用好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體育館和城鄉小型文體廣場,合理布局一批電子閱報亭、公益廣告欄,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公共綠地、文體設施向社會開放,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棗莊變得更加文明。
六、切實抓好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政府將把增進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用心辦好百件惠民實事,讓群眾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堅持以創業促就業。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農民離土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創業、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激活各類創業主體。年內新增城鎮就業4.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今年,全市將購買1000個公益性崗位和1000個大學生見習崗位,幫助特困家庭、雙零家庭、下崗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加大產業扶貧開發力度,鼓勵創辦農村特色二三產業,幫助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最高標準增至50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農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2455元;五保集中供養、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4230元和3100元;為8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增發高齡補貼。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等標準。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新建改造供熱管網46公里,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加快建設街頭游園、城市林蔭道路和林蔭停車場,新建城區小綠地28萬平方米;下決心對19個老舊小區和92條背街小巷進行整治,實施路面整修、綠化亮化、違建拆除和管網疏通。規范提升社區放心糧油店25家,新增便民快餐示范店20家、便民快餐網點60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新建改建幼兒園21所、中小學校舍15萬平方米、學生食堂50處;實施市特教學校遷建工程;新建40個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活動站。選派500名優秀醫生進農村、入社區開展診療服務;免費為15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啟動市社會福利養老服務中心和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新建改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0處、農村幸福院60處,升級改造鄉鎮敬老院30處。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棗莊建設,有效防范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隱患排查治理和應急處置,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完善糧食儲備體系,穩定基本生活品供應價格。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扎實開展雙擁共建。同時,推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知識產權、檔案史志、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老齡、人防、地震、氣象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七、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打好改革攻堅戰、實現群眾新期盼,把棗莊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美,是對各級政府的重大考驗。我們將牢記全市人民的重托,按照為民、務實、高效、廉潔的要求,抓好政府自身建設。
(一)加快指導轉變。各級政府要以脫胎換骨的勇氣,切實在發展理念、發展定位、發展動力、發展途徑、考核導向上實現新轉變,堅決摒棄盲目的、不切實際的增長方式和發展觀,依靠改革推動、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增創轉型優勢、增添發展活力。堅持“差異定位、特色發展、分類考核”,引導各級政府按照主體功能區的理念,發揮優勢、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改進和完善政績評價體系,提高資源消耗、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指標的權重,以考核導向的轉變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踐行群眾路線。講認真、重實效,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進一步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帶著感情下基層,灶前床頭訪貧苦,掏心窩子辦實事,把民生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暢通依法有序的民意表達渠道,通過市長熱線、市長信箱、政風行風熱線等,多領域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社情民意調查,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堅持領導干部定期公開接訪,加快網上信訪平臺建設,有效解決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及時回應、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
(三)強化依法行政。推動政府管理與服務創新,注重運用法治思維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動發展。健全集體議事、專家咨詢、公開聽證、合法性審查等制度,確保政府每一項重大決策都遵循法治的軌道、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實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嚴格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做好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以政府依法行政帶動全社會知法守法。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利用政府公報、門戶網站、發布會等形式,推進決策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扎實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拓寬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的渠道,引導社會各界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四)恪守廉潔奉公。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嚴格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將防治腐敗的要求貫穿深化改革全過程。突出政府采購、土地出讓、工程招投標、項目審批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大行政監察、審計監督、財政監管力度,確保行政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持續開展“百千百”民主評議和“庸懶散”專項治理,認真解決征地拆遷、勞動爭議、涉法涉訴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大力倡導勤儉節約,堅決反對奢侈浪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帶頭執行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標準,年內“三公”經費再壓減5%以上,以廉政建設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改革發展任重道遠,轉型振興催人奮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起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加快建設轉型升級和經濟文化融合發展高地,努力譜寫棗莊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