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2014年威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14年03月17日15:1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資金池 生產性服務業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師德師風建設 海洋儀器 平安建設

三、2014年政府工作安排

(一)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堅持產業強市,按照一產抓特色促跨越、二三產抓結構上規模的思路,著力拉長產業鏈條,培植優勢產業集群,推動三次產業在更高層次上協調發展,產業內部結構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加快轉變。

強化工業帶動。實施產業集群“3+4”發展戰略,培育膨脹新信息、新醫藥與醫療器械、新材料及制品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改造提升機械制造、食品加工、運輸設備、紡織服裝4個傳統優勢產業集群。實施龍頭企業擴張、高成長企業提升、新興企業培育“三百工程”,推動各個行業的骨干企業加速膨脹,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推動“個轉企、小升規、普升高”,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引導骨干企業突出技術含量高的核心生產環節,將輔助生產環節向中小微企業轉移,促進產業分工協作,提高產業集群度。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長11.5%。

壯大現代服務業。在鞏固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突出生產性服務業、信息消費產業、新型生活服務業三大板塊,大力培育服務業新型業態,推動服務業結構調整和增量擴容。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前端的研發、設計、規劃、品牌和后端的銷售、服務、融資、營銷、廣告等環節延伸,催生更多的商務服務企業和衍生產業,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良性互動。加大各類金融機構的引進力度,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穩步擴大金融業整體規模。加強臨港物流園區建設,培植壯大龍頭物流企業,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扶持冷鏈物流業發展。推進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支持企業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新興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數字文化等信息消費產業,信息消費增長10%以上。完善消費鼓勵政策,構建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著力發展養生養老、健康服務、家庭服務、旅游、文化、體育等新型生活服務業。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繁榮活躍文化市場,引導擴大文化消費。深入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創新營銷方式,加強旅游市場開發,加快旅游公共服務中心、集散中心建設,旅游總收入增長12%以上。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5%,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大力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化供銷社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推廣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擴大智能測土配方施肥服務范圍,加強酸化土壤治理,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糧食產量。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推進中韓國際食品安全示范區試點工作,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市。繼續推進農超對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一產向二產三產延伸,提升果業、西洋參、水貂、苗木花卉等特色農業發展層次,帶動關聯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深入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著力培育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越。加快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積極開發海洋生物保健品、新型海洋藥物、海洋冷凍調理食品等新產品,提高海產品增值水平。推進海洋生物遺傳育種中心建設,做強做優種苗產業。推進海外綜合性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加快發展休閑漁業,建設40處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大力培育臨港機械裝備、海洋儀器裝備等海洋裝備制造業,打造專業性現代海洋裝備及配套制造業基地。推動造船業優化重組、轉型升級、特色發展。加快推進16個藍色經濟區建設重大事項,爭創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

強化重點項目建設。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今年組織實施133項市級重點項目,年內計劃投資452.1億元;實施100項重點工業項目,年內計劃投資240億元;實施36項城建重點工程,年內計劃投資265億元。推動青榮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加快榮文高速公路、文萊高速公路、石煙線外移、威海機場跑道改造、威海灣港區航道擴建等項目建設。推進金線頂、九龍灣等區域整體開發改造,建成市區綜合交通樞紐、劉公島客運中心。開工建設泊于水庫,推進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建設。實施蔄山凈水廠二期、經區污水處理廠搬遷改造等供排水工程。積極創新投融資方式和渠道,更多利用市場化手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制約我市長遠發展的瓶頸問題。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堅持以信息化提升工業化,推廣應用工業設計云平臺,為企業提供軟件、技術和信息外包服務,培育以物聯網、云計算為基礎的智慧產業。探索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推進機制,支持專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打造有影響力的威海企業網上集聚區。推進電子政務云平臺建設,拓展公共服務云平臺應用領域,實施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示范項目,讓公眾享受智慧服務帶來的便利。(二)支持全社會創新創業。堅持科教興市,激勵和保護各類群體的創新創業積極性,讓創新創業成為發展的強力引擎。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強化創新驅動,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和市場導向作用,引導和扶持企業創新平臺、公共創新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新建省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9家,集聚科技創新資源。發展技術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健全扶持政策和考核辦法,強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功能建設,探索建立專業孵化器,新增科技孵化面積4萬平方米。支持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培育產學研合作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創新團隊和創新聯盟,提高產學研合作實效。

健全集聚人才機制。強化人才支撐,完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推進高端人才交流與合作項目,新建10個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基地,實施68個引智項目。實施“導師帶徒”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和技能振興計劃,為各類人才成長提供支持。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促進人才順暢流動,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推動科技金融結合。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探索建立科技扶持資金“撥改投”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設立創新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擴大科技支行試點范圍,助推科技型小微企業快速成長。

優化創業服務。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減少工商登記的前置許可事項,放寬企業名稱使用、經營場所、注冊資本等條件,擴大個體工商戶免登記范圍。加強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快易貸”行動,切實發揮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作用。推動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用好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資金,為各類創業群體提供差異化專業服務。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就業培訓和就業援助,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新增城鎮就業3.6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萬人。創新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規范勞務派遣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健全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促進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三)全面深化改革。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統一部署,按照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要求,積極有序推進改革。

理順市場監管機制。抓住市場化這一核心,推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調整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企業年檢制度,推動企業巡查制度向抽查制度轉變。健全社會征信系統,構建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和信用信息共享服務機制。

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制度。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調整理順國有企業負責人管理體制,積極引入市場化選聘機制,健全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公益設施市場化運作模式,管好用活文化、體育等公益設施。

深化財稅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擴大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范圍。加強稅收征管,嚴格控制非稅收入增長,提高財稅收入質量。深入開展“營改增”試點。推進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轉軌。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嚴控政府舉債規模,嚴禁違規擔保、過度舉債、隱性舉債。落實償債準備金制度,健全債務風險預警機制,防控地方債務風險。

推動金融改革創新。推進民營銀行試點工作,鼓勵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規范設立民間資本管理機構、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做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加強上市后備資源培育,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快上市進程。積極利用“新三板”,拓寬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設立資金池,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積極爭取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在示范鎮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積極穩妥推進農村三項改革。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做好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強化節能節地節水、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設定行業禁入線,拒絕高耗能、高污染、高風險和資源性項目落地。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健全價格聯動機制,完善居民生活階梯價格制度。

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學校間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出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方案。擴大職業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互通”試點。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做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完善網絡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探索推動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等公共服務機構組建理事會。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以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流程再造為突破口,正式推行模塊化審批模式。引入競爭機制,推動行業協會、中介組織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推行公開承諾制,規范公共服務單位和中介組織的服務行為,清除行政審批提速障礙。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建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制度,把適合采取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逐步交由社會力量承擔。(四)增創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借力中歐、中韓合作的新機遇,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謀求開放工作的新突破。

推進重點園區建設。建立中歐合作長效工作機制,全面加強與歐洲在產業、環境、科技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推進中韓(威海)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探索中韓陸海聯運新機制,打造韓國食品日用品交易集散中心,搭建中韓產業合作平臺、商品交易平臺。加快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集約集聚發展,積極推動威海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推動威海南海新區上檔升級,加強各類園區配套建設和服務,提高開發層次和發展水平。

增強招商引資實效。圍繞培植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條,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招商、定向招商,引進骨干龍頭企業、核心配套項目。利用好各類招商平臺,瞄準目標企業、重點區域,實行小分隊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落實招商引資主體責任,完善外資項目事前事后評價辦法,注重考核招商實效和真實投資強度。

加強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按照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開拓國內市場的思路,組織實施“百展市場開拓計劃”,辦好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漁具博覽會等展會活動,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指導優勢企業進入聯合國采購體系、優勢產品進入國家援外物資采購目錄。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服務貿易。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型發展。支持企業“走出去”,設立境外研發中心、技術中心、設計中心,布局跨國產業鏈,提升跨國經營能力。

促進對外貿易便利化。深化通關業務改革,加快電子口岸建設,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區域通關等便利措施,推動關檢合作,實施查驗單位一個平臺查驗、放行模式,進一步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減少環節,降低成本,提高通關效率。

(五)促進市域一體化發展。緊緊圍繞提高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強化重點區域帶動和示范鎮建設,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加快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城市融合”,突出產業招商和項目建設,引導各類資源向重點區域聚集,產業項目向重點區域布局,有序推進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合理布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科學規劃路網、管網,提高重點區域規劃建設水平。統籌推進示范鎮建設,推動縣域聯動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強化核心區域和重點片區規劃控制,做好各類規劃的統籌銜接。完善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擴大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范圍,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購置290輛節能環保型公交車,擴大公交覆蓋范圍,改善市民乘車環境。加強城市地下管網隱患排查與治理,確保安全運行。加強老洋房、海草房等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強化以城帶鄉,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編制農村新型社區布局發展規劃,年內建設新型社區15個,補助建設改造農房1.2萬戶。完成所有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建設。加強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鋪設供熱管道31.5公里、燃氣管道108.6公里,改造農村公路194公里,建成電氣化村37個,建設農村標準化衛生室218處,讓農村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

(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立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強化環保、安全標準硬約束,集中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嚴懲重罰超標排放,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促進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

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強化市域一體監管,健全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和實時發布制度,實施重點領域節能工程,加強重點燃煤企業脫硫脫硝設施改造和運行管理,全部拆除燃煤機組脫硫旁路,整治集中供熱范圍內的燃煤小鍋爐,治理異味超標排放企業,加強散流物體運輸、棄土堆等揚塵污染治理,加快淘汰黃標車,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進一步提高空氣質量。

開展水生態專項治理行動。嚴格執行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納污控制三條紅線,嚴厲查處排污倒廢等環境違法行為,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提高鎮村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推進水系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加強濕地、地下水、地熱水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積極爭創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

開展海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海岸帶執法巡查,強化海域用途管制,規范海域使用權轉讓出租行為,堅決制止違法違規填海,嚴厲查處盜挖海砂、非法養殖、亂搭亂建、違規排污等行為,實施威海灣等13個海域海島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推進小石島、海西頭等海洋公園和海洋保護區建設,保護好寶貴的岸線、沙灘、海域和海島。

開展土地資源清理整治行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實施市級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4個,新增高標準基本農田24萬畝。扎實推進土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加強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處置工作。實行差別化供地政策,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堅持整治與管護并重,推進255個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對已完成整治的村安排管護經費補助。中心城區實施19個舊生活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開展餐廚廢棄物綜合整治。完成275家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加強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大力實施綠化工程,成片造林7.5萬畝。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公共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實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啟用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強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為36所學校建設塑膠跑道和運動場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推動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公辦及公辦性質幼兒園比例達到67%。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市屬職業學校資源整合,規范職業教育發展。加強與駐威高校共建,推進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山東交通學院威海校區、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的建設與招生工作。強化校園、校舍、校車安全管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啟動實施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穩妥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提高社會保障績效。發展老年服務產業,開工建設市社會福利中心,新建129個農村幸福院,新增機構養老床位1200張。擴大高齡津貼發放范圍,提高補貼標準。加強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完善殘疾人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居家護理等補貼政策,推進殘疾人奔小康工程。改進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監管機制。推動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軌運行,新建公共租賃住房1200套。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增強急重癥患者轉運及急救能力。開工建設市立醫院全科醫生培訓基地,擴建改造市婦女兒童醫院。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組織開展醫療市場集中整頓,加強公立醫院監管。強化醫德醫風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健全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適時調整生育政策,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開展計生助福行動,關懷計劃生育特殊家庭。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工建設市圖書館新館和群眾藝術館新館,提升“四館一站”免費開放水平,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辦好文化惠民實事,開展“幸福威海”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扶持國際會議中心劇院面向群眾舉辦高水平演出,免費送戲下鄉500場。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扎實推進鄉村文明行動。

加強公共安全保障。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完善海陸一體的平安建設工作機制。深化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完善安全生產專家隊伍,探索建立政府購買第三方安全生產服務機制,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深入開展“平安行·你我他”行動,加大事故易發路段和行車不良習慣綜合整治。建立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信用檔案,健全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防控,推進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加強應急教育培訓和預案演練,增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密防范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健全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深化法治威海建設,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健全社會組織孵化機制,培育公益慈善、社會福利、社區服務等類型的社會組織。完善公益性體育設施,推進市乒羽健身中心、城市健身慢行道建設,承辦好長距離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組織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抓好雙擁共建和優撫安置工作,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人民防空和打擊走私等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外事、僑務、對臺、仲裁、檔案、史志、氣象、防震減災和對口支援工作。

各位代表!讓政府工作更加貼近群眾需求,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根據群眾意愿,結合工作實際,今年集中力量辦好9大類25項民生實事。我們將積極履行承諾,切實把實事辦好,努力通過政府的工作,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過上更好的生活。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緊緊圍繞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和廉潔政府,以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切實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機制。完善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健全領導干部帶頭改進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機制,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嚴格執行厲行節約各項規定,從嚴從簡開展公務活動,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將財政資金更多投向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領域。

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普法教育,引導督促公務員切實增強法治意識,自覺遵紀守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行政復議依法先行調解制度,規范行政復議委員會的運行機制。加強行政違法預防工作,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部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工作,實行“兩集中、四到位”,一口對外服務,現場集中辦公。完善電子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實現三級聯動、聯合辦理和信息共享。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提高服務效率和辦事透明度。

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健全信息公開網絡,完善政府信息發布制度,充分利用行風熱線、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和各類新媒體,發揮群眾監督員和網絡監督員的作用,及時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微博運行管理,增強網上辦事和互動交流功能。建設運營威海市民網,搭建為民辦事、與民溝通的新平臺。整合緊急救助熱線、政務服務熱線和便民服務熱線,打造更加公開便利的便民服務和政民互動平臺。

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開展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績效審計,加大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力度,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機制。加強行政效能監察,改進工作考核機制。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媒體的輿論監督、群眾的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崗位風險防控制度,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嚴格執行各項紀律規定,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良好的作風和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實現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夢,是我們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譜寫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科學發展的新篇章,為建設現代化幸福威海而努力奮斗!

   上一頁   1   2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