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力打造特色產業發展新地標。以生態化、高端化為目標,全鏈提升現代農牧、中藏醫藥和特色文化產業。圍繞“一圈一帶一走廊”產業布局,推動國道317、318沿線產業鞏固提升,抓好“兩江一河”流域特色產業布局,持續擴大“3個100公里”產業帶和“2個100萬畝”特色農林產業基地,建成特色農林產業基地188萬畝,繼續推進港澳臺直供蔬菜基地建設,成片成帶成規模發展農牧特色產業。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部署,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積極申報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研發推出一批青稞、野生菌、牦牛肉等系列特色產品。圍繞“一核三區”文化產業布局,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發展壯大“6+2”重點業態,打造提升《康定情歌》《亞丁·三怙主》等文化劇目,啟動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園2個。圍繞“康養服務、藥材加工、研發孵化、文化展示”,推進南派藏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和鴛鴦壩中藏醫藥產業園區建設,提升院內制劑標準,加快“準字號”藏藥研發,種植藥材6.7萬畝,生產制劑200噸,實現產值10億元,讓千年藏醫藥煥發“現代青春”。
第三,聚焦內暢外聯大交通,加快夯實發展基礎。圍繞加快補齊基礎設施滯后的短板,以超前思維、超前謀劃、超前舉措,強力推進交通、城鄉、生態等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交通先行戰略。全面完成第三輪“甘推”項目收尾工作,全面啟動第四輪“交通大會戰”,舉全州之力加快建設“成網成環、互聯互通、四通八達、安全便捷”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開工建設國道318線康定過境段、省道457線石渠至洛須等9個項目,加快推進康新高速康定過境段等18個項目,完成瀘石高速等10個項目前期工作,建成農村公路6200公里。力爭開工川藏鐵路雅安至康定(新都橋)段,建成甘孜機場并實現校驗試飛,建成雅康高速并實現全線通車。
深入推進城鄉提升戰略。堅決落實“七管齊下”“四態合一”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18+2”魅力縣城打造,啟動城鎮供暖工程。分類建設一批交通樞紐型、商貿物流型、文化旅游型、農產品加工型“風情小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31.6%。突出村落風貌、民族風格,保護原生態、傳承原文脈,建成一批美麗村寨。牢固樹立大規劃理念,嚴格執行城鄉規劃編制辦法,健全覆蓋城鄉的規劃體系。嚴格城鄉建設管理執法,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城鎮污水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城鎮綜合執法改革,強力推進“拆違治亂”。
深入推進水電通信基礎建設。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為2.51萬貧困人口提供安全飲水。開工建設白玉贈科水利工程,加快10個在建水利工程建設,建成瀘定順河堰、巴塘巴楚河、道孚尼措水利工程。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新增灌面2萬畝。開工建設光伏扶貧電力送出工程,加快建設來馬110千伏等輸變電工程。推進通信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實現行政村互聯網全覆蓋。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四個最嚴”制度措施,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深入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甘孜行動”“美麗藏區綠化行動”和“大美草原守護行動”,完成“山植樹”2.15萬畝、“路種花”250公里、“河變湖(濕地)”6個,濕地恢復0.45萬畝、沙化治理2萬畝,啟動省級森林草原濕地生態重點縣建設,實施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工程,著力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創建國家和省級生態示范縣7個,申報森林公園、濕地公園3個,力爭獲批國際重要濕地1個。全面推行低耗環保新型建材替代農牧民全木結構建房,強力保護森林資源,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偷拉盜運等違法行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強力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深入落實河長制,全面建立湖(庫)長制,強力推進清河、護岸、凈水、保湖“四項行動”。健全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監管機制,完成環保機構管理制度改革。嚴守規劃、人口、土地、建設、生態“五條紅線”,進一步加強旅游、能源、礦產、森林、砂石等資源管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環保要求和“占而不開”的項目堅決叫停。
第四,聚焦創新發展大活力,縱深推進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以全面創新改革“一子落”,帶動發展棋局“全盤活”。
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加快落實省州改革部署,深入實施已出臺改革方案。強力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和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異地有償轉讓,流轉增減掛鉤節余指標1000畝。深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形成現代城市治理體系。深化招投標改革,優化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環境。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鄉、村財政財務管理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啟動農商銀行籌建工作。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統計管理體系。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做大做強做優,完成州交投公司改革。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加快轉變農業經營方式。深化供銷合作體制改革,不斷壯大供銷合作經營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讓改革紅利更多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并重,分層分類、定向定點,精準推進駐點招商、園區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鏈招商,深入開展“知名企業進甘孜”“圣潔甘孜走出去”系列活動,全面鞏固現有市場,大力開拓目標市場。積極對接珠三角、北上廣,繼續開展“圣潔甘孜”走進重慶、走進香港等活動;推進毗鄰地區區域合作,深化廳州、院州、校州和政銀企合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合作新格局。深度對接廣東對口支援和省內對口幫扶,投資8.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519個,突出民生幫扶、產業幫扶、人才幫扶,推動對口幫扶向對口合作轉變。
加快壯大民營經濟實力。認真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引進一批實力雄厚的市場主體。深化“親、清”政商關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著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土地、用工、用電等難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負面清單”,推進“多證合一”,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深化發展軟環境專項整治,落實保護產權政策,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健全信用約束和失信懲戒機制。大力實施商標品牌和質量強州戰略,強力提升“圣潔甘孜”影響力,激發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推進“個轉企、企上規”。
第五,聚焦深度貧困大攻堅,全力實現連戰連勝。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戰略,念茲在茲、唯此為大,下足“繡花”功夫,使出“洪荒”之力,做實“過細”工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著力夯實長治久安民心基礎。全面對接落實國家和省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幫扶政策,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打響深度貧困脫貧攻堅第三場戰役。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聚焦脫貧退出摘帽標準,圍繞“七大重點”集中攻堅,百倍用心、千倍用力,確保康定、丹巴、九龍、鄉城、稻城5縣(市)摘帽,463個貧困村退出,11585戶48301名貧困人口脫貧。創建省級“四好村”80個、州級“四好村”600個,強化教育引導,激發內生動力,組織群眾、引領群眾、發動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六,聚焦民生民計大保障,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深入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十項民生工程,辦好20件民生實事,抓實藏區六項民生工程計劃,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圍繞發展藏區一流教育目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智慧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學校辦學效益,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內涵發展、均衡發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省督導評估。繼續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和“9+3”中職教育,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建成鄉村幼兒園92個。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確保適齡兒童不失學不輟學。推動四川民族學院新校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