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今后五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決勝期、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期、全面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起步期。我們要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中央對上海工作的新要求,準確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站在新起點,干出新作為,實現新跨越。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著力構筑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譜寫好中國夢的上海篇章。
按照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個階段戰略安排,根據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今后五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應有貢獻。第一,城市核心功能全面躍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在全球貿易投資網絡中具有樞紐作用的國際貿易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經濟中心城市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作用進一步發揮。第二,改革創新實現新突破。自貿試驗區成為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和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以上,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0件以上。第三,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全市生產總值預期年均增長6.5%左右,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造業部分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第四,人民生活更加殷實、走向富裕。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就業更充分、更高質量,社會保障更加公平,養老需求更好滿足,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基本建立。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第五,社會治理走出新路。共建共享、共治善治的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精細化管理體系基本建立。第六,國際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全面提高,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第七,美麗上海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進一步下降,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土壤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森林覆蓋率達到18%以上,建成基本生態網絡。
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我們要把到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奮力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使全市人民享有共同富裕、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們要加快建設更有活力、更具競爭力的創新之城,世界級創新人才紛至沓來,高水平創新機構高度集聚,創新活動無處不在,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我們要加快建設更富魅力、更有溫度的人文之城,市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包容,人文關懷根植大眾,文明美德蔚然成風,中外文化交相輝映,城市記憶深刻雋永。我們要加快建設更加美麗、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綠色產業成為主導,低碳生活成為時尚,藍天白云、水清岸綠成為常態。展望未來,充滿信心。上海這座擁有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精神的偉大城市,承載著國家的使命,寄托著人民的期盼,蘊含著深厚的底蘊,洋溢著旺盛的生機,一定能勇立潮頭、克難前行,大踏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