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統計數據不透明致誤解 建議由省市統一編制 三季度GDP或增9% -多晶硅等新興產業被列入產能過剩黑名單 企業發展新能源為補貼 -證監會不干預創業板發行價 深交所設監察部 股指節后飆升逾10% -李克強:中國—東盟自貿區表明反對貿易保護決心 騰中購悍馬尚疑 -成品油調價時間指向下月初 漲幅難確定 國際油價連漲8天創新高 -"搶地熱"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土地價格穩步增長 70個城市樓價上揚 -住建部:住房改革市場化方向不會改變 保險巨頭千億險資將入樓市 -內蒙越獄犯切斷獄警手指用指紋開門 抓捕細節 存管理漏洞 現場 -中國不滿日本允許熱比婭入境 否認將在雅魯藏布江上游建壩 實錄 -中國已免除非洲32個國家150筆到期債務 中非合作論壇11月召開
首頁>>資源動態
中國廢有色金屬超兩億噸 “城市礦山”亟待開發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0 月 2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資源有限,再生無限,我國在很多領域已進入資源循環的大周期,然而,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在人們的意識中,廢舊金屬的循環利用只是停留在廢物處理上。目前我國廢有色金屬積蓄量超過兩億噸,已成為一座儲有優質礦產資源的“城市礦山”,業內人士呼吁,開發“城市礦山”需要國家的指導和支持,在“十二五”期間應給予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更大的扶持。

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了解到,2008年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530萬噸,相當于1997年全國有色金屬的總產量(523萬噸),占當年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的21%左右,產值突破22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以上。

與利用礦產資源相比,2001至2008年,中國再生金屬產業相當于節能2.02億噸標準煤、節水93億噸、減少固廢排放56億噸、減少SO排放255萬噸。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再生金屬產業要健康發展,須建立和不斷完善廢金屬原料進口、回收、加工、利用系列政策,國家現有政策的連續性及政策的支持力度尚不能適應再生金屬產業形勢發展的需要,廢舊金屬循環利用還缺乏專項法規,有關廢金屬進口、回收、加工和利用系列政策法規均不夠完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王恭敏向記者透露,《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屬利用專項規劃》和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正在制定中,這將是我國第一個真正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和準入措施。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領導下從今年3月開始經過10多次修改,目前已完成了規劃征求意見稿。按照規劃,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110萬噸,其中再生銅380萬噸、再生鋁580萬噸、再生鉛150萬噸,再生精煉銅占當年精煉銅產量比例達到40%,再生鋁、再生鉛產量分別占當年電解鋁、精鉛產量的比例分別達到30%和30%以上。

據了解,在中央財政4萬億元投資中,節能減排領域將獲得2100億元資金扶持。在《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屬利用專項規劃》中將確立一批重點示范工程、園區和市場,國家將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根據《專項規劃》,國家將對再生有色金屬行業實行行業準入和定期公示制度,促進再生金屬產業結構優化,實現集約化經營,提高產業集中度。

規模經濟是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的主流,只有規?;拍鼙WC清潔生產和節能環保水平。如浙江省是礦產資源小省,但卻是經濟強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再生有色金屬回收利用是區域特色產業的重要原料來源。目前浙江年廢銅利用量為65萬噸左右,銅加工材產量已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浙江臺州拆解業為當地五金生產企業提供了廉價的原料,促進了當地及周邊區域五金及下游制造業的發展。廢金屬拆解業已經使臺州由一個金屬礦產零資源區變成了一個富礦區。(陸敏)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
我國再生金屬產業資源豐富 廢有色金屬超2億噸
中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
我國有色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居世界之首
浙江熱錢狂炒有色金屬 價格飆升背后風險驚人(圖)
今年合同電煤簽約大半 能源局直言不干預煤價 熱錢狂炒有色金屬
熱錢狂炒有色金屬 價格飆升背后風險不可忽視
商務部:有色金屬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正式啟動
有色金屬板塊牛氣沖天大漲近6% 關鋁股份率先漲停
圖片新聞:
解放軍今冬預征13萬高校畢業生 創歷年之最
金磚四國首都房價比較:北京最平穩新德里最低(附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