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國土資源部10年來在西部地區相繼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為解決我國西部地區干旱缺水、城鄉居民飲水安全、能源基地供水、生態環境整治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西部地區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前期準備和運行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西北嚴重缺水地區開展地下水勘查與供水安全示范工程。1999年到2002年,組織開展了陜西、內蒙古、山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12個省(區)嚴重缺水地區的地下水勘查與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利用3年時間,共施工探采結合深井340多眼,解決了300多萬人的缺水問題。特別是利用遙感、物探新技術新方法在寧夏南部、甘肅寧會等找水禁區實現了找水突破。
——在西南巖溶石山地區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四川、廣東、重慶八省(區、市)開展78萬平方公里的地下水與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評價,查明3066條地下暗河的分布,并提出巖溶地下水資源的年開發潛力。為了進一步開發西南巖溶石山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從2003年開始,國土資源部又組織開展了《西南重點巖溶流域地下水與環境地質調查》項目,在查明重點巖溶流域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開展巖溶地下水開發和石漠化治理示范工作。目前,該項目已成功開發巖溶地下水80多條,巖溶的大泉100余處,蓄水構造200個。
——在西藏“一江兩河”地區開展地下水勘查工作。從2000年開始,組織開展了西藏的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干旱地區以縣域為單元的地下水勘查工作,目前共完成了18個縣的地下水調查與水資源評價工作,并施工了探采結合井,解決了部分嚴重缺水地區藏族群眾的用水問題。
——建立部省合作新機制,開展了四川紅層地區和大骨節病區地下水勘查與供水安全示范工作。2004年5月,國土資源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四川省紅層丘陵區地下水調查與開發利用項目》。雙方共同投資,精心組織,共施工紅層淺井170余萬眼,解決了600多萬人的缺水問題。2008年11月,國土資源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再次簽署部省合作協議,共同開展“四川大骨節地下水調查與供水安全示范工程”,計劃到2011年,施工探采結合井600余眼,解決15萬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
——在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鄂爾多斯盆地進行地下水勘查,查明了該區域地下水資源總量,為國家大型能源基地圈定了富水地段。從2005年開始,組織開展了鄂爾多斯盆地的陜北、內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為國家能源基地規劃建設提供了地下水資源保障。(記者 趙 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