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央行公告周四將發行2050億央票 市場資金利率急轉直下 -日本來華商討起訴'毒餃子'案嫌犯事宜 731遺址申遺產引爭議 -深交所上半年IPO融資額全球首位 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公開(名單) -紫金礦業高管:為維穩選擇瞞報污染事故 或將受港交所嚴厲處罰 -地方應對輿情能力榜:馬鞍山局長打人居首 原浙江紀委書記受審 -湖南現天坑 溫家寶視察加速 農民向總理反映問題怕報復出逃3天 -四川內江市133人服用預防藥后發生不良反應入院 1名兒童死亡 -南方強降雨將持續 長江流域全線出現汛情 -全球十大神秘未解之謎:天使的頭發 霍金展示想象中外星生物形態 -嫦娥2號奔月速度遠超歐日印 專家稱破解世紀難題:先有雞后有蛋
首頁>>資源動態
央視:農產品遇生存危機 油菜籽或重蹈大豆覆轍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7 月 15 日 
關鍵詞: 生長季 大豆 農產品期貨 油菜籽加工 農產品市場 期貨分析師 油菜移栽 央視 劉大國 種植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又到了南方各地收獲油菜籽的季節,4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繼續實施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收儲價格由每斤1.85元提高到1.95元。5月份,國家五部委又聯合發出了做好油菜籽收購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臨時收儲政策。現在時間過去了兩個月,南方油菜籽收購進展如何呢?我們先來看看油菜生產大省安徽的情況。

安徽油菜重要產地巢湖,很多油脂加工企業就開在公路兩旁,記者隨意走進了其中一家,廠區內十分安靜,聽不到一絲機器的轟鳴聲。

安徽大平油脂和縣分公司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菜籽少,不劃來了。

記者:現在這些機器都不轉了嗎?

工作人員:不轉了,不轉了。

目前正值新菜籽上市高峰期,也是一年中原材料最充足的時期,這家榨油廠卻自稱因收不到菜籽而停工不做了,這讓記者感到十分蹊蹺。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其他企業情況如何?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又來到了幾公里外的另一家油脂企業。

盡管相比前一家這里多了幾分人氣,但記者發現這些人都坐在陰涼處休息閑聊,記者走上前去與他們攀談得知這幾位都是運送菜籽的貨車司機,他們每年都在這個季節為該企業運送菜籽。

記者:往年這里菜籽是什么情況?

運菜籽車司機:往年菜籽多。

隨后記者見到了該企業負責人劉大國,望著廠區門口空蕩的馬路,劉大國向記者大吐苦水,連連感嘆今年菜籽難收。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大國

劉大國:往年收購,這個汽車很多,排隊比現在要長幾百米,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記者:能排到哪里?

劉大國:能排到前面那輛車的地方。

隨后劉大國又把記者帶到了倉庫,記者看到偌大的倉庫里并沒有多少菜籽。

記者:往年一般這些地方都是?

劉大國:往年我們這個倉庫,我們走的這一塊全部都是油菜籽,全部都堆滿了。這個倉庫要放五六千噸,這個倉庫放滿以后還要到外地租倉庫,至少要租兩萬噸的倉庫都不差容。

劉大國告訴記者往年這時每天的菜籽收購量在500噸左右,今年最多也不到200噸。大倉庫里空空蕩蕩,周圍的幾間小倉庫則干脆沒有啟用,至今仍是大門緊鎖。現在每天盯住菜籽收購情況已成為劉大國最重要的工作。和劉大國一樣,中糧和縣分公司經理勤禎耿同樣也在為菜籽難收而發愁。

中糧中國植物油公司和縣分公司行政部經理 勤禎耿

勤禎耿:同期今年我們要收到2萬多噸了,今年現在我們就2000多噸。

勤禎耿告訴記者按照油菜加工企業的規律,新菜籽上市的這段時間是各油脂企業儲備一年生產原料的關鍵時期,原料儲備基本都要在這段時間內完成。不過就今年的情形來看,企業很難完成后期加工的儲備任務。

中糧中國植物油公司和縣分公司行政部經理 勤禎耿

勤禎耿:按照現在這個進度只能做兩個月。

記者:兩個月,那有停產的可能嗎?

勤禎耿:有這個可能。

國家從2008年底開始對油菜籽主產區實行托市收購,今年5月13日,相關部門確定2010年菜籽托市價格為1.95元/市斤,比去年每市斤1.85元提高了1毛錢。但目前想要以1.95元每斤的托市價在安徽收購菜籽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大國

劉大國:目前國內托市價格是1.95,但按這個價格肯定是收不到的,按照我們現在的正常收購,每個廠家大概是在兩塊左右。

中糧和縣分公司門衛室外墻上張貼著一張醒目的紅紙,上面的內容為油菜籽收購價格公告,在價格一項,原來的數字被涂黑,透過墨跡,隱約能看見為3.94的字樣,而現在標注的價格是4.00元,這一價格每公斤高出今年的國家托市價0.1元。

不僅是我們看到的安徽,湖南、江蘇等油菜籽產區,今年夏天都出現了油菜籽收購難。很多企業按照國家每斤1.95元的收儲價,幾乎收不到多少油菜籽,根本不夠滿足生產所需。為什么農民不愿意照這個價錢出售呢?在惜售心理背后,油菜籽產業又處于什么樣的生存狀況?

農戶計恒枝和老伴在門口收拾自家的菜籽,他們小心翼翼地用風扇吹出里面的塵土、枝葉等雜物,盡管非常嗆人,但都已年過半百的兩人還是忙活得滿頭大汗。計恒枝告訴記者,今年菜籽產量少,仔細收拾是為了能評個好等級,多賣些錢。

安徽油菜種植戶 計恒枝

計恒枝:雨下多了,水分太大。

記者:開花的時候?

計恒枝:就是開花的時候。

安徽省油菜種植戶

記者:今年種沒種?

農戶:種了。

記者:種了多少?

農戶:種了兩三畝地。

記者采訪了多位菜籽種植戶,他們紛紛表示今年受到極端天氣影響,菜籽減產,大家手上的菜籽都不多。那么今年油脂企業菜籽收購犯難是否與減產有直接關系呢?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倉儲負責人張德榮

張德榮:今年菜籽收購難度比較大,前期受天氣影響,我們這個地區全面減產,減產我們測算一下應該在3成以上。

在2009到2010生長季,安徽極端天氣不斷,先是去年11月份油菜移栽時間安徽地區突降大雪,今年春節前后,安徽出現持繼低溫陰雨天氣,以及油菜盛花期時的低溫陰雨天氣,一次又一次的不利天氣造成油菜大幅減產。不過極端天氣卻不是菜籽減產的唯一原因,減產的根源還在于,菜籽價格遠沒到達農民的心理預期。

安徽省油菜種植戶

記者:你覺得現在種菜籽能掙著錢嗎?

農戶:種菜籽也賺不到什么錢。

農戶:種油菜的現在賺不到什么錢。附近家家戶戶,我們現在也就是種點油菜換點油吃吃,賣得很少。

農戶給記者算了這樣兩筆賬:在風調雨順的年景下,油菜籽畝產在三百斤左右,按單價2元每斤計算,一畝油菜的毛收入在600元,其中種子、化肥成本將近400元,不計人工成本,勞作一年每畝利潤也只有兩百元左右,遇上減產,情況更糟。今年菜籽產量每畝只有200斤,按照目前兩元每斤的市場價,只能維持不賠本,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到頭來一分錢也沒掙到。周明水告訴記者,明年他準備放棄菜籽,改種小麥。

而在安徽這種小麥與油菜籽爭地效應十分突出。

在巢湖,有一個因集中種植菜籽而遠近聞名的村子——“老油坊村”,以前這里除了菜籽幾乎不種別的。為了了解今年的菜籽產量情況,記者特意來到這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村子進行采訪,不過了解到的情況讓記者十分驚訝。

安徽省巢湖市老油坊村村民史老漢

史老漢:去年種菜籽的有三分之一,就這一片。

記者:這一片三分之一?那今年呢?

史老漢:今年沒有,今年這一片沒有菜籽。全小麥,菜籽不種了。

史老漢訴記者,如今老油坊村的人已經不再熱衷于種植菜籽。以他自己為例,前些年他家的菜籽種植規模在兩畝左右,近兩年,史老漢逐步減少了菜籽的種植面積,今年不但種得很少,收成也尤其少。

史老漢:今年種了2分田,被水給浸掉了,剩下的就換了3斤油。就換了3斤油。

對于為何放棄油菜種植,史老漢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來說一畝小麥田能收1000多斤,而今年小麥的價格在0.92元以上,算下來每畝收益900元左右,盡管去掉種子、化肥等農資成本,收益也不大,但仍比油菜高出300元。記者在老油坊村的農田里看到,大部分田里還殘留著麥稈等種植過小麥的痕跡,卻難覓菜籽種植的蹤影。

史老漢:種菜籽收成輕,不種了,少種點吃吃油就可以了。小麥省事,耕耕灑灑,機器割割。

農戶:菜籽又要請人挎又要請人打,一天要七八十塊

村民告訴記者,菜籽價格至少要達到2.5元每斤菜籽的收益才能與小麥相當,2.5元是他們的一個價格心理臨界線。現在這一價格還遠遠沒有達到。

從安徽省糧食局了解到, 2010年安徽地區油菜種植面積普遍減少,以老油坊村史老漢所在的巢湖市為例,今年油菜種植132萬畝,比去年152萬畝減少20萬畝,減幅達13%。歷來種植面積最大的六安市今年油菜種植128萬畝,減少22萬畝,較去年減少15%。盡管目前難以統計安徽今年菜籽總產量到底減少了多少,但在單產受極端天氣影響普遍減產近三成,種植面積減少10%的情況來看,今年油菜籽總量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我們在安徽的調查看,目前農民出售油菜籽的心理價位遠高于每斤1.95元的國家收儲價格,一個想漲,一個不漲,難怪買賣雙方現在陷入僵持,出現了惜售的情況。為什么油菜籽收購企業在減產之年,不愿意隨行就市,提高收購價格呢?

盡管國家把油菜籽今年的收儲價格提高了一毛錢,但受天氣異常,以及種植面積減少的影響,南方油菜籽產區出現了產量下降,實際市場價格上漲,農民惜售的情況。這種反常的行情給收購企業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油脂加工企業為什么對上調收購價十分謹慎?

在油脂加工企業,除了菜籽少難收購以外,記者還聽到另外一種抱怨的聲音,那就是目前企業利潤空間微薄,有時甚至出現原料成品價格倒掛的情況。記者來到衡源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大國的辦公室時,劉大國正對著電腦屏幕上的鄭州菜籽油期貨大盤K線圖。劉大國坦言,目前他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方面他緊盯著菜籽收購,怕收不到菜籽;另一方面他又密切關注著全國菜油的價格變化趨勢,害怕收到的菜籽到時榨出菜油來卻賣不出好價錢,甚至虧本。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大國

劉大國:我們也感覺到壓力很大,一個市場上(菜籽)總產量減少,第二個呢市場上產品的價格還在不斷地下跌。

劉大國告訴記者,即使是按1.95元的托市收購價計算,目前收購來的菜籽所生產出的菜油成本也已經超過了現在菜油的市場價。他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油菜籽市場收購價在2元左右,按照目前工藝水平,百斤菜籽可出油35斤,菜粕58斤,不計管理等其他生產成本,每生產一斤菜油的純菜籽成本達到4.06元左右。加上其他費用,新菜油的成本價已經高出了目前每噸8100-8200元的市場售價。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大國

劉大國:加上收購費用、財務費用的話,我們的菜油成本可能就是在4.25元(每斤)左右,(一噸)8500元左右。四塊兩毛五。

感受到原料成本價格倒掛的壓力不只是衡源油脂一家,作為另一家油脂企業的負責人,楊松也把賬算得很清楚。

安徽某油脂企業負責人楊松

楊松:現在菜油8100-8200,四級菜油,菜籽成本呢?生產一噸,現在這個菜油按我們現在收菜籽的(價格),每噸菜油要到8500(元),這樣我們菜油每噸要虧300塊錢。這樣折合到菜籽,每噸虧100左右。

不過即便要虧,楊松所在的企業還是堅持加工菜籽。在他看來,企業經營要持續,這么大一個企業要養活工人,不能停產。現在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后市菜油菜粕價格上。

安徽某油脂企業負責人楊松

楊松:企業堅持要收購菜籽,因為我們是以菜籽為主要原料。菜籽做一點庫存,菜粕可以做點庫存,等待機會再銷售。

中糧中國植物油公司和縣分公司行政部經理 勤禎耿

勤禎耿:你不收,如果以后價格上漲,就等于失去空間,你不收購就顯然沒有后勁了。

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選擇了另一種生存方式:放棄自主經營,做代加工賺取手續費。

目前,油脂類企業可以選擇的經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營,即企業按照不低于國家托市價的價格收購并加工成菜籽油,自行銷售,自負盈虧,中央財政給予企業沒市斤0.1元的一次性費用補貼。另一種是為承擔國家臨時售出任務的中儲糧做代加工,企業可獲得每噸兩百元的加工補助和50元的收購補助。面對如今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放棄風險較大的自營模式,轉而為國家“打工”,也是菜籽油企規避經營風險的無奈之舉。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總經理劉大國

劉大國:為中儲糧加工省心一點,我就保個加工費就可以了,我壓縮我正常的加工成本我可以賺一點,比較穩。

從2008年底開始,菜籽收購執行國家臨儲托市政策,上游成本比較固定無法降低,要改變倒掛的局面,企業只能寄希望于菜油價格上漲,那么菜油價格有沒有上漲空間呢?在終端市場,記者了解到目前菜油價格沒有出現漲跌波動,與企業期待漲價不同的是,消費市場對目前菜油價格的反應卻是太高。

安徽省長江市場園商戶:一瓶是九斤多,一般賣53、55,它的價格始終沒漲也沒跌,它的價格始終就是高。顧客的反映都是講新菜籽上市了,價格可能要跌一點,但油廠不跌你怎么跌。

終端市場反應目前菜油價格是偏高的,期貨市場中菜籽油的價格同樣處于高位。目前菜油每噸價格在8100-8300震蕩,豆油在7200左右徘徊,而棕櫚油價格只有6800。三大類植物油中,菜籽油價格處于最高位。

農產品期貨分析師 夏天

夏天:菜籽收是收儲的成本抬高了,賣呢,需求又不是很好,所以有點有價無市了,8200-8300的價格報價是很高的,但實際成交會很少。菜油期貨也反映了這個問題,近約期貨價格跟現貨比較接近,但是遠約的期貨價格還沒有達到菜籽的收儲成本價。也反映了需求不好這個方面。

夏天還告訴記者,托市收購執行以來,市場上還反應出一個倒掛現象就是菜油價格逐漸高過豆油價格而且價差越來越大,最近價差甚至達到了700多塊,在2008年國家實行臨儲托市收購以前從未出現過菜籽油價格比豆油價格高的情況。由于食用油油品之間的可替代性,菜油需求很難出現放量。兩種倒掛現象短期內都難以轉變。

夏天:植物油我們老百姓上超市也能看到,有各種各樣的,有菜籽油,有豆油。他們之間其實是一個相互替代的關系,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價格誰會相對便宜一些誰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大一些。

菜籽油生產成本與市場價格的倒掛,把油脂加工企業推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減產之年,油菜籽收購價只有提的更高,才能收回種植成本,保護農民利益。但另一方面,食用油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企業把增加的收購成本攤入菜油售價中,銷路又會馬上成問題。為什么油菜籽種植加工產業鏈會遭遇到今年這種尷尬?

長期從事農產品市場研究的期貨分析師夏天告訴記者,菜籽市場成本價格與成品價格變化的脫節是造成以上問題的根源。

夏天:上游是政策化,下游是市場化,上游導致它成本比較固定,下游需求的變化又是一個市場化變化,最后就會有一個共振。下游需求好的時候,菜油的價格會上漲,下游需求差的時候,菜油價格也很難下跌。

針對上述情況,記者也電話采訪了安徽省三農問題專家張德元。他告訴記者這種情況與一年前國產大豆的遭遇十分相似。目前進口菜籽的出油率在42%左右,水雜在11%左右,而國產菜籽出油率僅在35%左右,水雜卻接近14%,折算下來進口菜籽與國產菜籽的質量價差在每噸400元左右。同時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進口菜籽平均到港完稅價格為3660元/噸,低于去年國家規定的 3700元/噸的菜籽托市收購價格,即使考慮部分收購國產菜籽的油廠可以獲得200元/噸的加工費用補貼,但面對400元每噸的質量價差,國產菜籽的競爭力遠遠低于進口菜籽。

中國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德元

張德元:這個政策的設計或者說就是顧了這一頭,顧不了那一頭。我們上次大豆企業最后給外國企業擊垮掉了,不也是這個原因么?我們給種大豆的農業補貼,讓大豆的價格上去了,企業的成本就上去了,油菜籽不也是這個情況嗎。

具體來說,從2008年底開始國家開始對全國17個主產區實行臨儲托購政策,通過制定最低托市價在原料收購層面給予農民財政補貼,以此保障農民的基本種植收益。但托市價是一個政策價,也是一個缺乏市場彈性的價格。菜籽價格相對固定,而油品的價格要受到其他替代性油品以及國際油價的影響。托市價的存在使目前國內菜油價格基本維持高位震蕩,在國際國內食用植物油基本面偏空,價格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國內菜油價格很難維持一枝獨秀的局面。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了另一下游產品菜粕身上,目前菜粕價格擺脫不了養殖業的大環境和豆粕價格走勢的影響,上漲預期依然不足,市場風險較高。

張德元:現在這個政策屬于農民沒有收到多大好處,加工企業成本高上去了,企業成本上去了,我們企業不就沒有競爭力了嗎?

面對托市收購加補貼農民依舊沒錢賺的現實,張德元認為,國家的托市收購對保障農民的積極性起不到明顯作用,現在直接補貼農民錢款的方式存在欠缺,應該改直接補貼為間接支持。而所有農業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農業基礎太過薄弱,規模小,成本高,導致農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應該把現在用于發放補貼的資金集中起來,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張德元:如果不是作直接補貼的話完全可以拿這個錢去把農業的生產條件改善一下,農民不也是得到好處了嗎?而且收益是長遠的。

目前看來,國家花了大力氣搞托市收購等補貼,總數額是巨大的,但是由于中國農民基數大,但個體生產規模較小,每家每戶每年用來種植油菜的面積也最多也就三四畝,直接補貼對農民而言收益不大,除非農民能大規模種植。

張德元:我們農業的生產規模太小啦,農業本來利潤就很薄,生產規模小有什么賺頭,要大規模才有賺頭。

比種植規模小更嚴峻的問題是,我國油菜相比國際油菜而言單產太低,質量差距大。農業部門的資料顯示,歐盟油菜籽每畝單產達208公斤左右,含油率為43%至45%,而國內油菜籽每畝單產約120公斤,只有歐盟單位的57%,含油率也只有38%左右。所以我國油菜行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加快建設油菜繁育、制種基地,加大對油菜新品種、新技術研究開發的扶持力度,從根源上降低我國菜籽的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含油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每噸油菜籽就能增加50元左右的收益。這樣即使沒有國家的最低保護價,農民的種植熱情也會提高。

張德元:應該是搞好我們的企業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直接補貼起不了直接的作用而且扭曲了市場的信號。國外的重要經驗是,對農業的支持是間接支持。

除此之外,市場發育不完全也是導致目前菜籽企業問題重重地一大因素。2007年國內年新增菜籽壓榨能力超過120萬噸,2008年國內年新增菜籽壓榨能力超過150萬噸,2009年國內年新增菜籽壓榨能力超過120萬噸。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我國年新增菜籽壓榨能力將超過180萬噸。國家臨儲脫失受過

國家臨儲托市收購以來,每噸200元的生產補貼是刺激國內油脂企業擴大產能的直接助推力,但近兩年時間過去了,這種低水平重復擴張產能嚴重過剩的隱憂逐漸顯現,而今年惡劣天氣影響下菜籽產量的銳減更是放大了目前國內油脂企業產能過剩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應進一步推進我國油脂企業的并購重組,培育一些油菜籽加工龍頭企業,淘汰一批技術產能嚴重落后的企業。同時,國內的油脂壓榨企業也要學會利用期貨杠桿,來規避市場的風險。

農產品期貨分析師 夏天

夏天:我們還需要加強的就是發揮期貨的定價權,國內的企業應該積極利用鄭州的菜籽油期貨來進行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提高中國菜籽壓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定價權。

半小時觀察:

由于進口油菜籽出油率高,相對加工利潤較高,去年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同比猛增1.5倍,達到329萬噸,迅速擠占了國產油菜籽的市場空間,導致今年油菜種植面積出現下滑。而今年前五個月,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同比下降51.1%,再加上國內減產,一下又讓油脂加工企業的原料來源緊張了起來,不得不面對成本壓力。由此可見,無論進口油菜籽的漲潮還是退潮,都或直接或間接地輪番沖擊三五畝地的農民和小舢板式的加工企業,他們處于被動和無助的狀態,受損的將是整個油菜種植加工產業。當前的價格僵局更像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何避免這個產業重蹈國產大豆被進口大豆包圍的覆轍?留給我們應對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主編:孟慶海主編:張嚴勝、宮佳奇、朱雪黎 攝像:劉軍)

來源: CCTV經濟半小時

圖片新聞:
霸王回應洗發水致癌說 稱不下架不退貨
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約達1.3萬億 官員稱國家自會兜底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