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人才難 待遇不平等 輿論妖魔化
近日,南京市某報刊推出“南京民營醫院調查”,結果發現:南京有相當數量的民營醫院面臨倒閉。這是個別省市的個別現象還是全國范圍的普遍現象?近段時間各省開展的民營醫院投資者、管理者研討峰會給出了答案:與會者普遍感到民營醫院步履艱難。
醫生注冊單一化 民營醫院人才荒
采訪中遇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民營醫院院長,他無奈地告訴記者,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墒?,除了有一定誘惑力的薪水之外,民營醫院在引進人才上就沒有幾張打得出手的牌。由于職稱晉升和戶口問題等幾道坎的阻礙,中青年醫生很少有人愿意來民營醫院,所以民營醫院常通過一些本地或外地大醫院的優秀醫生的掛職來解決人才荒。然而,根據現有的醫療衛生系統人事制度規定,醫生只能注冊一家醫療機構,也就是說公立醫院的醫生只能在本醫院注冊并工作,否則就違反了現行的《執業醫師法》;外院的資深專家雖然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往往只是每周來坐診一次,難以從整體上提升民營醫院的醫療水平。
一位有影響的專家向記者透露,醫生的單一化注冊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不能讓有發揮余地的醫生充分發揮他的作用,不利于民營醫院的發展。由于民營醫院還未解決一些人才發展戰略問題,導致很多醫生都有后顧之憂,不去民營醫院任職注冊,但是民營醫院的寬松發展環境又誘惑著他們,所以最終他們采取了走穴的方式??蛇@種“偷偷摸摸”的方法并沒有使患者、醫生、民營醫院得到“三贏”的結果。所以應該允許醫生注冊2-3個醫院,但是必須得到第一家醫療機構的同意,不得影響第一家醫院的工作,這樣醫生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發揮他應發揮的作用,也有利于民營醫院在人才上的流動,提升他們的醫療水平。在國外就是這樣的,醫生是社會人,并不是醫院的人,他們并不固定在哪家醫院,一個醫生可以同時在幾家醫院任職。
社會地位不平等 市場進入遭歧視
我國醫院管理分類相關政策中明確指出:“要實行衛生全行業管理,在機構和人員執業標準、醫療機構評審、人員職稱評定和晉升、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格、科研課題招標等方面,應同等對待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可是幾年下來,有關部門在實際執行中卻是對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實行兩套標準。
有數字顯示,民營醫院進入醫保定點的在北京、上海等醫療服務發達地區不到其中的20%,絕大多數則被排除在醫保定點的大門之外。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上海的800多家民營醫院中,只有10多家醫院是醫保定點醫院,而這些有幸成為醫保定點醫院的民營醫院大多是從原來的國有醫院轉制而成,原本就是醫保定點醫院。
醫保定點對于民營醫院有多重要?讓數據來說明問題吧。一個城市的常住人口中,約有60%至70%的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民營醫院因為沒有醫保定點資格只能為剩下的30%至40%的人服務;而這部分人同時也是公立醫院爭奪的對象。那么真正留給民營醫院的市場份額還有多少呢?“這等于使用行政權力強行給市場來了個硬性劃分?!鄙虾R患颐駹I醫院院長說,“對于醫院來說,是否醫保定點決定了你是否能吸引享受醫保的人員。因為醫保人員相比于自費醫療的病人具備更強的支付能力,可以說是患者的主流。能否成為醫保定點單位,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民營醫院的生存?!?/p>
為何醫保定點目前尚未對民營醫院放開?上海市醫保局的一位處長承認,公立醫院的很多項目收費比民營醫院高,如果醫保定點放開了,公立醫院可能競爭不過民營醫院。如做一個單純性闌尾炎,在許多公立醫院要花5000-7000元,在民營醫院一般只花2000元。
民營醫院遭到的不公平待遇還表現在稅收問題上。據中國醫院管理追蹤調研辦公室主任周志奇介紹,由于民營醫院是到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因此,民營醫院的稅費就等同于社會餐飲酒店服務業的繳稅機制,除了上繳所得稅之外,還要上繳8%左右的營業稅,而公立醫院則不必繳納這8%的營業稅。
高成本、低價格的現狀使得大部分民營醫院難以生存,更談不上有發展的空間。
《中國醫院經營網》首席顧問、資深經營管理專家韓曉鋒曾表示,國家在醫療體制改革和推動醫療行業市場化進程中,應在關系到民營醫院生存的主要問題上明確具體的支持政策。如在醫保定點政策上,是否可以把模糊的政策進一步明確,如采取逐年增加營利性醫院比例的形式,并制定出一個階段性目標;從支持民營醫院角度變通現行收稅政策;取消對營利性醫院的設備限制等,實現真正公平。
社會輿論“妖魔化” 民營遭遇誠信危機
在采訪中,一些民營醫院負責人認為,當前確實有部分民營醫院惟利是圖坑害病人,這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但整個社會輿論對民營醫院有一種“妖魔化“的傾向,令他們十分困惑。如果倡導健康觀念和健康消費,就會被人指責是誤導消費;滿足了一些高端病人的需求,有人就會指責是看人宰客;如果搞一些讓利等社會活動,有人就指責是誘餌,是放長線釣大魚。
南京一家民營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立醫院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民營醫院只有在公立醫院照顧不到或不愿涉足的領域發展,如性病、不孕不育等。但是我曾聽過有人諷刺我們民營醫院的專科之路為‘卑微的??啤y道疾病還有高低之分?社會有這種需求,而公立醫院又不能滿足這種需求,這能怪民營醫院嗎?”
上海宏康醫院院長曾小平也曾表示,民營醫院靠市場吃飯,必須大力推銷。而一旦民營醫院有醫療事故曝光,社會輿論往往就會指責它是“騙子醫院”,并很快對整個民營醫院行業造成不利影響。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醫療糾紛表面上似乎是對于一個具體事情上的沖突,但它背后是一個信任機制受到了危害。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學院教授葉煜榮認為,目前的社會輿論環境并不太好,現在的民營醫院把投訴信看得比錦旗還要重要,生怕被媒體知道。其實民營醫院作為新生事物大家不要對它期望太高,但也不要總是帶著質疑的眼光去看待。民營醫院存在的問題公立醫院也同樣存在,既然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民間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就應該讓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在同樣的環境下進行公平競爭。(記者 許黎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