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糧油市場"增產漲價"耐人尋味 糧食安全仍需關注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19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近期,中國部分地方糧油價格上漲引起廣泛關注。而這一波糧油價格上漲是在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背景下出現的。這輪“增產漲價”現象反映了中國宏觀調控對糧食市場的作用,也提示了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不能高枕無憂。

據了解,糧食漲價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國際市場的拉動。在連續七年沒有出現足以影響全球農產品收成的惡劣天氣之后,反常的炎熱天氣和干旱今年一塊來襲,導致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小麥出現不同程度減產。

小麥減產使得美國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從9月中下旬開始領漲,并帶動玉米價格上漲。大豆全球庫存仍然較大,但也紛紛跟漲。這些情況促成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并帶動國內市場。特別是中國大豆消費2/3依靠進口,導致豆油價格大幅漲價。

其次是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托市”效應。江西省糧食局局長熊根泉認為,當前糧價上漲不是由于沒糧,而是糧源都被國家掌握了。僅僅在江西,目前包括中央儲備糧、地方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的商品周轉糧在內,倉庫里還有糧食約90億公斤,這個庫存量在歷史上是比較高的。大量糧源被國家控制,雖然產量增加了,但市場供應量不增反減,“增產漲價”也就形成了。

再次是加工業迅速發展造成糧食消費量增加。伴隨著能源短缺刺激起來的生物能源熱潮,玉米作為燃料乙醇的最大來源已經被賦予新能源的屬性,其需求量正持續大幅度增加,加劇了供需缺口。美國農業部預計,2006/07年度,全球玉米產量為6.89億噸,消費量卻達到7.23億噸,期末庫存9000萬噸,遠遠低于上年度,也遠低于安全水平。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聯合研究課題預測:十一五期間,中國玉米產需缺口在350萬噸左右,將由玉米的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這些情況拉動玉米價格持續上揚,加上氣候原因使今年新產玉米大規模上市延遲,加工企業搶購糧源,玉米價格便扶搖直上。

“增產不增收”在中國由來已久,嚴重困擾了中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是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的一塊心病。

首先,從“增產不跌價”現象可以看出,以最低收購價政策為核心的國家宏觀調控下的糧食市場化道路正顯現其獨特的魅力。中國糧食生產能夠在世界糧食普遍減產的情況下“一枝獨秀”,以最低收購價為代表的系列惠農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熊根泉認為,最低收購價政策也是把農民利益和市民利益較好地結合起來的一個政策。這次各地糧油雖然全線漲價,但沒有出現囤積、搶購等現象,說明這種政策下形成的市場價格對于大多數城市居民而言也是可以承受的。可以預見,在最低收購價政策主導下,在較長時期內,中國糧食產銷可以維持目前這種“農民可接受、市民能承受”的“緊平衡”狀態,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其次,糧食的能源特性開始顯現,并正在催漲糧價。熊根泉說,加工因素成為最近一波糧油漲價的一個原因表明,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各種性質的糧食加工企業將逐步取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成為糧食市場的主導力量。在發展生物能源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與糧食安全的關系,如何讓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實現雙贏,是一個已經擺上臺面的課題。

此外,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仍不能高枕無憂。(林艷興)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