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科齊又在西藏問題上“走鋼絲”。路透社
又需要對親達賴的國內輿論有所交待,又怕得罪中國,薩科齊選在中歐峰會后會見達賴,意圖“兩面逢源”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學梅發自巴黎 曾因中國壓力而在北京奧運會之前拒絕會見達賴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終于找到了可以彌補“遺憾”的機會。11月13日,他在愛麗舍宮宣布,將于今年12月6日出訪波蘭期間會見達賴。
12月6日是波蘭前總統萊赫·瓦文薩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25周年紀念日,由于薩科齊和達賴都在受邀之列,他們將借這個機會“自然會面”。
自稱很高興會見達賴
薩科齊是在接受法國知名雜志《國際政治》授予的“政治勇氣獎”時宣布上述決定的。他表示,達賴喇嘛是一個“優秀的人物”,一個“值得他人尊重的人”,他希望能在波蘭與其舉行會晤。他還宣稱,西藏人民有權像其他人一樣享受“自由”。
不過與此同時,薩科齊也強調了與中國對話的重要性,他反詰道,中國在近幾十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難道法國能夠切斷同這13億人民的一切關系嗎?在他看來,雖然不能將西藏問題與法中關系混為一談,但如果不與北京方面進行接觸、展開談判,就無法表達法國對西藏問題的“憂慮”。他主張采取循序漸進的態度,實現法國“尊重自由和人權的主張”。
薩科齊的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中國的強烈反對。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堅決反對達賴以任何身份到其他國家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也堅決反對外國領導人同達賴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并要求法方從大局出發,妥善處理相關問題,促進中法、中歐關系穩定發展。
然而薩科齊并沒有打算取消行程,只是想盡量淡化此事的影響。在11月14日的歐盟-俄羅斯峰會上,薩科齊對媒體說,會見達賴是為了更多的對話。他認為中國政府與達賴進行接觸商談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決定”,世界需要中國解決很多事情,而他將“很高興前往波蘭”。
法國媒體低調處理
與薩科齊的高調宣稱相比,法國媒體則顯得很謹慎。在薩科齊表明將會見達賴后,媒體普遍的反應異常平靜,甚至可以用“冷淡”一詞來形容。11月14日出版的《費加羅報》等主流媒體大都在政治版里刊登一條消息了事,較之從前炒作西藏問題的態度可謂天壤之別。
事實上,對今年3月份發生的拉薩打砸搶燒事件,在真相不斷被發現以及中國政府和民眾的正義聲音面前,不少當時做過不實報道的西方媒體已開始反思、調整自己的報道方向。
法國頗具影響的新聞頻道法國24臺就曾播出一期節目,講述達賴排除異己、打壓雄天派教徒的行為。該節目在網上引起了很大反響,部分法國網民開始對達賴標立的“不參與政治的宗教領袖”形象產生了懷疑。今年10月,法國電視2臺又播出名為《達賴的軌跡》的專題片,通過深入“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達蘭薩拉的調查采訪,向觀眾進一步展示了達賴“分裂西藏”的真實面目。
不過,雖然媒體的態度有所改變,但如果就此判定它們已經開始“轉向”,顯然言之過早。由于達賴在西方經營多年,因此至今仍有人固執地認為,西藏不是中國的領土。而在很多法國媒體和民眾的心中,達賴“和平主義者”的形象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所以薩科齊面臨的國內壓力依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薩科齊試圖“兩面逢源”
分析人士認為,中歐峰會將于12月1日在法國里昂舉行。薩科齊選擇在中歐峰會后的幾天會見達賴,明顯表現了他試圖“兩面逢源”的心理。同時也反映出他在政治上面臨的兩難局面:一方面他需要對親達賴的反對派和國內輿論有所交待;另一方面又怕得罪中國、影響兩國的經貿關系。
在達賴于8月12日至23日在法竄訪期間,薩科齊為平息國內的批評,派出了總統夫人布呂尼、外長庫什內和人權國務秘書雅德會見達賴,但媒體、反對派、執政黨內部和輿論依舊指責他“屈服于中國的壓力”、“膽小怕事”。這種情況下,薩科齊為了平衡自己的立場,一直希望在不觸怒中國的情況下,以間接的方式見上達賴一面。
此前他曾計劃在今年年底接見部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時順便會見達賴,但因為后者“身體不適”而放棄了法國之行。所以,這次的波蘭會晤可以說是薩科齊為緩解國內壓力想出的另一個權宜之計。
另有分析認為,法國一貫的“大國情結”也是薩科齊謀求與達賴進行接觸的重要原因。薩科齊在促成中國政府與達賴的談判問題上一直表現得十分積極,他希望通過與兩方的接觸,顯示法國以及歐盟的外交實力,從而提升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此外,近段時間以來,他為了修復法中兩國關系,頻頻向中國發出善意的信號,如高調招待中國殘疾人運動員金晶訪法等,為避免給人造成“向中國服軟”的印象,他需要這樣的一次會面來平衡兩方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