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我國科學家研出世界最小發電機——納米發電機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4 月 18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基于規則的氧化鋅納米線的納米發電機。(A)在氧化鋁襯底上生長的氧化鋅納米線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B)在導電的原子力顯微鏡針尖作用下,納米線利用壓電效應發電的示意圖。(C)當原子力顯微鏡探針掃過納米線陣列時,壓電電荷釋放的三維電壓/電流信號圖。

近日出版的英國《科學》報道,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等成功地在納米尺度范圍內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發電機——納米發電機。國際納米技術領軍人物、哈佛大學教授CharlesLieber說,“該工作極其令人振奮,它提出了解決納米技術中一個關鍵問題的方案,那就是如何為許多研究組發明的納米器件提供電力的問題。王教授利用他先創的氧化鋅納米線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在這個問題上他顯示了巨大的創造性。”

正在北京的王中林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說,“這是我在這個研究領域10多年最讓我激動的發明。”他認為這是國際納米領域的最讓人激動的重大發現,它一定會引起整個納米學界對納米電源方面研究的巨大熱潮。

作為佐治亞理工學院校董事講座教授和工學院杰出講座教授,王中林同時也是北京大學工學院先進材料和納米技術系系主任、中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海外主任,這項工作是他和博士生宋金會共同完成的。

王中林早在7年前就認識到氧化鋅獨特的半導體、光學和生物學性能,具有其它納米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的研究小組一直致力于以氧化鋅為基礎的納米材料的合成和應用研究。2001年,他們在《科學》雜志上報告首次合成氧化鋅半導體材料帶,這篇論文已被引用1100多次。之后,他們又研制出納米環、納米螺旋等器件。

王中林相信納米發電機無論在生物醫學、軍事、無線通信和無線傳感方面都將有廣泛的重要應用。他說:“這一發明可以整合納米器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納米系統,它可以收集機械能,比如人體運動、肌肉收縮等所產生的能量;震動能,比如聲波和超聲波產生的能量;流體能量,比如體液流動、血液流動和動脈收縮產生的能量,并將這些能量轉化為電能提供給納米器件。這一納米發電機所產生的電能足夠供給納米器件或系統所需,從而讓無納米器件或納米機器人實現能量自供。”

(焦江方)

●鏈接

王中林教授于1982年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并于同年考取中美聯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CUSPEA),1987年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主任,是國內外著名的納米技術專家。王中林教授已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期刊論文400余篇,會議論文140余篇,擁有專利8項,出版4本專著和15本編輯書籍。王中林教授因其對“納米技術領域的材料科學以及基礎發展做出的杰出及持續的貢獻”,2002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世界創新基金會院士,2005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院士。王中林教授是從1992年到2002年10年中納米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世界個人排名前25位作者之一。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文章:
中國部署未來15年納米研究等四項重大科研計劃
我國科研人員從稻殼中提取出納米二氧化硅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