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一日電 中國科學院新聞辦公室一日下午向媒體發布信息稱,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俗稱“人造太陽”實驗裝置的“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當天在其所在地安徽合肥成功運行并順利通過國家峻工驗收。
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和中科院副院長白春禮領銜的驗收委員會認為:該項大科學工程裝置已成功運行,全面、優質完成原定工程建設目標。這一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率先在華建成,為中國核聚變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發展平臺,并為中國全面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核聚變能以氘氚為燃料,具有安全、潔凈、資源無限三大優點,是最終解決中國乃至全人類能源問題的戰略新能源。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是中國研發核聚變能的重要步驟,也是中科院為開發核聚變能所做的前沿性科學探索。
EAST是世界上首個具有非圓截面的全超導托卡馬克,也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核聚變實驗裝置。該工程國家投資一點六五億元人民幣,于一九九八年七月立項、二○○○年十月正式開工建設。經過科研人員近八年艱苦努力,去年初EAST成功進行裝置工程聯調,同年九月起開始轉入物理實驗階段,現已成功開展兩輪物理實驗,在全超導磁體穩定運行條件下,獲得多項實驗成果。
中國科學家在EAST建設過程中自主發展出六十五項關鍵技術和新技術,創造多個國內乃至國際第一,并形成一系列技術生長點。這一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還為國內外聚變研究搭建起一個重要研究平臺,目前,該實驗裝置所在的中科院合肥等離子體所已與國外十四個著名研究所簽署雙邊合作協議,聯合科學家小組近四十個,初步形成一個以華為主的國際合作局面。
由二十九位國際聚變界權威人士組成的國際顧問委員在評價意見中指出,“EAST是全世界聚變工程的非凡業績,是全世界聚變能開發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與國際同類實驗裝置相比,EAST是使用資金最少,建設速度最快,投入運行最早,投入運行后最快獲得首次等離子體的先進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記者 孫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