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0月3日電(記者張建松)一向被科學家認為是“華麗的荒土”的月球,不久前被印度環月探測器“月船一號”首次發現月球表面有水,這一消息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據報道,印度“月船一號”攜帶的美國“礦源繪圖儀”(俗稱“M3”)環月探測器,能夠根據反射的陽光的波長分析出地面的物質成分
,這一裝置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水分。起初,連研究人員也不相信,為此進行了數個月的深入研究,最終才予以確認。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上。
無論是在月球科學研究領域,還是為解決未來月球基地的供水問題,探測與研究月球上的水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意義。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因此,這次在月球表面發現的水雖然極其稀少,但足以讓人歡欣鼓舞。研究人員估計,從1噸重的月面表層物質中僅可以得到1公斤的水,相當于一個棒球場的土地上才有一杯水。
“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的太空基地,是許多科學家的夢想,也是許多國家探月計劃的目標,水的發現鼓舞了人們的信心。”著名天文學家趙君亮說,“月球上的各種能源和特殊環境資源,可以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長期穩定的支撐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月系今后將不僅是一個統一的自然體系,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也將會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江南社會學院戰略專家陸俊元教授認為,在目前正在興起的人類第二次探月高潮中,月球上每一次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各國的探月熱情,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動國際上的探月競爭。
20世紀60—70年代,美蘇兩國在世界上掀起了第一次探月高潮;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沉積了20多年的探月熱情重新燃起,探月競爭從美洲擴展到歐洲,亞洲也成為新的競爭者。一些地緣政治上地位特殊的國家也加入競爭隊列,如以色列、烏克蘭、奧地利等也宣布了各自的探月計劃。在新世紀展開的登月競爭中,除了傳統的以國家為單元獨立競爭外,還出現了國際合作的新趨向。
“如果把茫茫太空比作浩瀚海洋,那么月球就像大海中的一個島嶼,是人類邁向太空深處的踏腳石,是俯視地球空間的太空戰略制高點。”陸俊元說,“進入21世紀以來,各國競相推出登月或探月計劃,不可否認地蘊含著對月球和各種空間的戰略考慮。”
陸俊元認為,與人類第一次出于冷戰目的展開的探月競爭相比,目前正在興起的第二次探月競爭目標更加現實。各國競相探月除了謀求戰略制高點之外,還包括開發月球資源,在月球上建立未來的戰略能源基地、太空工業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一些國家還提前布局謀篇,計劃今后在月球上發展能源加工業、生物產業、信息產業、月球媒體娛樂產業、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甚至開發月球上的房地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