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4、實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5、課題經費來源及構成
課題國撥經費不超過7000萬元,配套經費不低于國撥經費的1.5倍。
6、其它要求
課題申報單位(聯合體)應在城市雨污水處理系統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綜合監控和信息平臺等方面具有良好工作基礎,具備課題研究的數據積累、前期成果以及較好的工程實踐經驗,技術研究團隊應具有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相關項目(課題)任務的豐富經驗,業績良好。技術優勢突出的單位可針對本課題中的單項任務進行申報。
課題2:城市核心區水環境改善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
(一)指南說明
該課題是“宜興市水環境改善技術集成與綜合應用示范”項目下設課題之一。
宜興地處太湖湖西流域的平原水網地帶,屬典型江南水鄉,境內擁有南溪河系、太滆河系、蠡河河系和凰川河系等四大水系,庫塘星羅棋布,水網縱橫交錯,水面率達16.75%。全市共有市、鎮、村級河道3699條,共計3745.6km。位于太湖上游,是流域西部河流入湖的匯水區。市域內地表水環境屬開敞式,受入境客水水量和水質的影響較大。經該市市域入湖的水量和污染物負荷約占入湖總量的50%。由于太湖周邊地區和宜興市本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導致了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增加,其相對應的污水處理設施的配套建設卻相對滯后,污水沒有及時得到控制和解決。而且,宜興市地處太湖上游,地理位置特殊,上游流域的部分污水通過宜興市的主要河網流入太湖,導致水污染問題加劇。其所臨的太湖西區也是太湖湖體中水質最差的水域之一。
宜興城市核心區河網主要承載著宜興城市防洪、生態景觀等功能。水系西連宜蠡河,東接太湖,河道的流向順逆不定,河網交錯復雜,水系動力不暢,局部河道時有黑臭現象發生。對宜興市主城區影響較大的是南溪河系和蠡河河系。南溪河系有南溪、北溪匯入西氿,穿過宜城的宜北河、太滆河、南虹河、升溪河和城南河經東氿匯入太湖;蠡河河系包括丁蜀的花溪河、丁蜀大河、分洪河和川埠大河,北入東氿,東入太湖。
目前,宜興城區水環境體系總體較為脆弱。河湖水體普遍存在著水體交換周期長、水源水質差、景觀效果不佳、底質污染嚴重、富營養化、水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性薄弱等問題,導致河湖水體在城市整體發展中的功能得不到發揮。位于主城區的三氿(西氿、團氿、東氿)的水域面積達200km2,是城市水環境景觀的主體。由于水體流動性差,加之城區雨水管網覆蓋率僅為70%(2012年現狀),排澇和雨水調蓄水平較低,初期雨水導致的面源污染嚴重,水質難以達到水域功能區劃的水質要求。2011年東氿水質綜合評價為Ⅴ類,西氿水質為IV類。4條主要入太湖河流大浦港、洪巷港、陳東港和官瀆港位于三氿下游,受三氿水質的影響較大,2011年水質均為IV類。
區域水環境動力不暢,水資源調控水平需進一步提高。在過境水與區內水體共同作用下,加之宜興城區地形、地勢因素造成城市河網防洪壓力很大。主要行洪通道西氿—宜城六河—東氿穿城而過,其承泄水量及太湖水位直接影響著城區防洪安全,南部又受本市山洪威脅,加上城區本身排澇系統不完善,導致城市防洪、排澇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得越發突出。宜興“十二五”水利規劃提出其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排澇標準達到20年一遇。
此外,宜興市城鎮化程度高,由于早期發展規劃過于狹隘,城鎮建設速度快,宜興城市核心區管網系統利用率、管網安全運行等方面存在大量問題。雖然已經初步建立了分流式排水系統,但是雨水面源污染控制仍然有限,城市初期雨水導致的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高強度降雨時雨水沖擊污水處理廠的狀況仍然存在,制約了水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為了實現宜興市城市核心區水環境的根本性改善,有效削減城區入流太湖的污染負荷,構建健康的城市水環境生態系統,亟待結合宜興市“十二五”計劃實施的一系列重點工程,開展城市核心區水環境改善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
(二)指南內容
1、研究目標
針對宜興市中部城市核心區以三氿為中心的水域面積大,現狀水質欠佳,人口密度大,城市面源、管網溢流等復合源污染嚴重的問題,以入太湖河流水質提升為目標,開展城市核心區水環境改善技術研究,結合宜興市河湖水系整治、污染源控制等重點工程任務,開展以水系重構、面源污染削減、水體修復和水環境改善為核心的綜合工程示范,建立城市水環境監控系統,全面實現城市核心區的水環境功能提升和生態景觀系統構建,形成城市水環境改善的技術體系。
2、主要研究內容
(1)城區健康水環境系統構建、流域水系調控技術研究與示范
針對宜興城市核心區水環境系統以及核心區過境水量的規劃調度存在的問題,調研和分析區域水系河道、多級管網、泵站以及排污情況,研究區域水資源調配、水環境質量和防洪排澇三位一體的優化布局與總體技術方案,其中包括關聯流域在內的城市水系統的水量與污染物區域代謝過程;結合區域水系調控工程的實施,研究提出水系統總體構建方案、分步實施目標和流域調控實施路徑,構建城區健康水環境系統,完成流域水系整體布局優化和水量水質的綜合調控,為以三氿為中心的城市水環境根本性改善奠定基礎。
(2)城區排水溢流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
針對城區臨水區域的排水溢流污染問題,調研和分析城市核心區沿河湖污染排放特征、污染物構成、產生原因及難點所在,提出負荷削減控制策略和排污口的優化布置方案。研究以雨污分流為重點、點面結合、調蓄與處理并舉的水污染高效控制技術,建立排水管網安全運行控制及綜合管理體系,結合城區管網系統截流控污與改造工程的實施,進行關鍵技術的應用示范,實現溢流污染的有效控制與凈化處理,保障排水系統穩定運行和城市水體的水質安全。
(3)城區徑流污染控制與面源高效削減技術研究與示范
針對城區水體的雨水徑流污染問題,研究面源污染高效削減技術,探索城市污染資源化新技術生態技術處理系統(ETTS),利用太陽能源驅動完成污染物降解和轉化成生物量的反應過程。建立不同類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術評估方法體系,確定影響系統處理效率的關鍵環節及其控制因素,構建示范區的城市面源污染模擬計算模型,優化城市面源污染負荷消減策略。結合沿湖生態濕地帶的建設,開展徑流污染控制與面源削減工程示范,有效降低徑流入湖帶來的水質污染,提升水體的水質安全保障率,形成城市面源污染監測、模擬、控制技術體系。
(4)城區水環境功能提升與生態景觀系統構建技術研究與示范
以城區河湖水體水環境景觀功能提升為目標,研究城市核心區河道、河湖濱岸帶、河湖水體的水生態景觀系統構建與運行維護技術,結合當地水環境現狀,解析核心區河道動植物多樣性、多元化以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出改善城市核心區河道的多元化水生態系統及其景觀效應控制策略,建立日常運行維護管理機制。結合水體清淤和生態修復等工程的實施,進行技術集成示范,實現示范區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提升水環境景觀功能,形成環境優美的城市生態景觀系統。同時針對西氿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的要求,研究適合西氿水生態修復長效保障技術,有效改善湖水水質,提升西氿湖水水質和景觀功能。
(5)城市水環境系統監控技術集成和綜合示范
針對河網地區水環境污染源復雜性,構建適應性強、動態變化、高準確度的水系統污染源識別技術體系,在識別城市水系統重點監控單元及綜合管理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城市水環境系統監控信息化中心的建設,研究水系統污染源識別與水質響應關系及污染負荷削減優化策略,以水環境質量保障為根本目標,開展城市水環境系統監控技術集成和綜合示范,建立城市水系統綜合管理支撐平臺,為城市水系統的運行狀態評估診斷、預警預報、效能評估與決策支持提供技術支撐,顯著提升城市水環境系統整體安全水平,實現課題整體技術體系的綜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