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7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6位委員代表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 王炳華]我發言的題目是《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核電自主化發展進程》。
本世紀初,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的重大決策。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提出將核電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正是核電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技術創新的同時,進一步深化核電體制改革,打造一個支撐自主化發展的核電工業體系,提升我國核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結合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戰略實施的實踐,談三點體會和建議。
一、加快核電自主化發展對國計民生具有戰略意義
從電源結構看,我國煤電的比例長期在75%左右,核電僅占11%。2009年,電煤用量超過全年煤炭產量的50%和鐵路運力的50%,電煤產生的溫室氣體超過我國總排放量的40%。2003年以來,煤價電價聯動機制一直處于兩難境地。目前,全球核電已占總發電量的16%,其中美國、日本、法國核電比例分別達到20%、30%、80%。經驗表明,核電可起到穩定電價的作用,2001年美國加州電力危機,天然氣引發電價暴漲,但核電電價依然保持穩定。法國電價在歐洲比較低也是一個有力的例證。因此,大力發展核電,對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核電作為一種安全、經濟、可靠的清潔能源,能夠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已經有60多個國家計劃發展核電,阿聯酋等富油國也開始發展核電。世界核電強國不僅加快了國內核電建設步伐,更在國際市場抓緊戰略布局。我國要成為世界核電強國,必須創造自主品牌的核電技術。
二、加快核電自主化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
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政府、產學研等方方面面。引進技術建成幾個電站容易,真正做到消化吸收和創新發展需要體制機制的保障,這一點已被韓國核電發展的經驗和我國高速鐵路技術的成功實踐所證明。
20世紀80年代,韓國在引進美國技術之初,就著手改革體制,集中產業資源,建立分工科學合理的核電工業體系。經過20多年的努力,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并在2009年戰勝了法國、美國、日本等對手,中標阿聯酋近500億美元的核電項目,實現了核電技術和裝備的出口。我國高速鐵路技術引進的過程中,鐵道部統一組織消化吸收,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使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技術,并具備成套對外輸出的能力。
目前,我國已經引進世界上先進的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并已付諸工程建設,在建的還有法國EPR和M310改進型核電技術,以及俄羅斯VVER核電技術,世界上任何一個正在發展核電和準備發展核電的國家都無法與我們的優勢相比。但是,這些具有商業價值的建設項目和技術,分散在不同的企業集團,無法形成合力。因此,應該抓住有利時機,整合產業資源,盡早從體制上作好準備,確保我國核電產業的安全有序健康發展。
三、核電體制改革要以提升整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
核電體制改革既要充分依靠政府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在政府層面,應不斷完善戰略引導、管控和安全監督體系。在行業層面,應加快形成“專業分工明確、協同效應突出”的核電工業體系:一是要積極推進“多業主、專業化”的核電建設模式;二是要建設獨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三是要引導裝備制造企業強強聯合,形成核電主設備和重要輔助設備國產化能力。通過優化整合,積極培育在核電技術研發設計、工程建設管理、電站運行和壽期服務以及核燃料循環領域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國家隊”。
各位委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作出的核電自主化戰略,抓住機遇,加快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中國品牌的先進核電技術,躋身世界核電強國之列,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