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實現造血式扶貧開發
加大開發式扶貧工作力度,促進生存公平和發展公平。
扶貧開發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局。在財政扶貧資金增幅有限、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較重的情況下,開行主動將融資與融智相結合,推進各地編制扶貧開發規劃和系統性融資規劃,創新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方式,建立了“政府主導、機制建設、統一借款、扶貧貼息、社會共建、農戶受益”的批發式融資機制,實現輸血式扶貧濟困向造血式扶貧開發轉變。目前,開行已融資1.5萬億元支持國家和省級貧困縣發展,貸款余額8222億元,使貧困地區的交通、住房、教育、醫療衛生、農林水等領域得到較大改善和發展。十年艱辛探索,開行在普惠金融領域積累了經驗。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科學把握融資支持方向;二是堅持金融社會化,不斷完善合作機構體系;三是堅持深化體制機制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四是堅持批發和標準化方法,建立完善的金融產品體系;五是堅持加強風險管控,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經驗本質上是通過發揮開發性金融在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優勢,整合政府、社會、銀行、企業等各方資源,建設培育健康的市場主體,構建信用結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持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為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創造條件。
如何構建普惠融資體系?
緊緊圍繞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金融業要貫徹全會精神,大力創新服務模式、手段和產品,努力構建人人享有平等融資權的普惠金融體系,真正把發展的成果和改革的紅利送到人民群眾手中,這也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行動。
建立多元化的普惠型金融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平等融資權的關鍵是建立多元化、市場化、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將高效、便捷、公平的金融服務延伸至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基層民生領域的支持。要從宏觀政策方面加以指導,促進大型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城市銀行、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三農”、小微企業、教育、就業創業等領域的信貸投放,促進金融機構向欠發達地區延伸。培育和發展新型的普惠金融機構。從機構發起設立條件、融資比例限制、跨地區經營等方面適度降低提供基層金融服務的準入門檻,支持小型金融機構滿足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的融資需求。大力發展多種融資方式,規范發展民間借貸,拓寬小微企業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政府部門要從融資支持、財政貼息、稅收減免、科技創新、教育培訓、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支持普惠金融發展。以市場化手段擴大金融機構支持民生發展的覆蓋面和滲透率,保障普惠金融發展的可持續性。
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務水平。研究搭建小微企業發展的社會金融服務平臺,推動建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各司其職、公平競爭的小微企業社會化金融服務體系。發展網絡金融等新興金融服務方式。充分發揮網絡金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特點,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降低服務門檻。加大對小微企業批發式融資模式的推廣,將批發式、標準化金融產品拓展至就業、教育、扶貧開發等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擴大金融覆蓋面。創新特色產品。根據普惠金融各領域的不同特點,設計涵蓋貸款、保險、基金、信托、租賃等融資手段在內的綜合金融產品。
為發展普惠金融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信用是普惠金融的基礎,構建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對發展普惠金融至關重要。建立中小微企業和農戶的信用評價體系。加強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良性機制,全面改善中小微企業信用環境。利用各類群眾組織,多渠道征集農戶信用信息,積極開展農戶信用評價。積極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公開,促進地方信用信息與司法、工商、稅務、海關、環保等部門信息系統共享,實現小微企業和個人信用管理監督社會化。完善信用擔保制度。鼓勵擔保機構為小額貸款公司、非盈利小額信貸機構、農民資金互助社等提供擔保。完善擔保機構和擔保基金的資金補償機制,促進民間資本進入擔保領域,培育健全的社會信用擔保市場。
普惠金融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國家開發銀行將繼續堅持人人享有平等融資權的理念,從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發,堅持“公眾受益、公眾參與、公眾監督”的金融社會化方法,繼續以批發的方式解決零售問題,以統一的標準模式解決千家萬戶的共性問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促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