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寺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最早的一座。它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三大寺”,合盛時期有近4000僧侶。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毀殆盡,幾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后來重建的,而且文物也已經流失得差不多了,但如果你對藏傳佛教有格外的興趣,這里還是不容錯過的。
甘丹寺建于明永樂七年(1409年),位于拉薩以東40千米處,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爾山和貢巴山的坳至山頂處。黃教創始人宗喀巴15世紀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親自建立的格魯派第一座寺院。
甘丹寺,全稱直擇為喜足尊勝洲,簡稱甘丹寺。也有學者稱其為“具善寺”或“極樂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御賜寺名“永泰寺”。由此發展起來的喇嘛教派起初就叫做甘丹派,后來音變而成格魯派,格魯即是善規之意。
甘丹寺的最高主持人稱為甘丹赤巴,意為甘丹寺法臺。因為甘丹寺是格魯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個格魯派的主持,地位僅次于達賴和班禪。甘丹寺山下不遠有莫寺,過去是西藏地方政府四大護法之一的拉莫神巫預言占卜之地,與甘丹寺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甘丹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50多座建筑組成,主要有大殿、扎倉、康村、米村及佛堂僧舍。
寺院主要建筑為措欽大殿,陽巴堅神殿位于措欽大殿西側,殿內后墻有巨石一塊,相傳是由印度陽巴堅地方飛來,因此殿名為陽巴堅。這里是甘丹寺的主要護法神殿。同陽巴堅緊緊相連的是司東康,是宗喀巴及歷代甘丹寺法臺的靈塔殿。1419年10月25日,宗喀在赤多康圓寂。1420年他的弟子瑪仁欽修建了這座靈塔殿,并用900多兩白銀在殿內修建銀塔一座,安置宗喀巴的肉身。后來十三世達賴將銀塔包了純金。以后,每任甘丹寺法臺去世后都要在這個殿內修建銀塔,到解放前夕,這里陸續修建了95座銀塔。
“赤多康”是甘丹寺最早修建的佛堂之一,也是宗喀巴和歷任法臺的臥室,1720年索朗多吉進行了擴建,到18世紀七世達賴格桑嘉措時期加蓋了金頂。由于殿內保存有宗喀巴和歷任法臺的衣物,所以又叫存衣殿。是宗喀巴大師當年生活之地,也是他圓寂之處。
甘丹寺全寺分夏孜、絳孜兩個扎倉(經學院)夏孜扎倉是宗喀巴弟子德布仁布切主持修建的,經常用88根大柱建成,面積近1000平方米;絳孜扎倉是由索朗白桑主持修建的,經堂用84根大柱建成,面積930平方米。兩個扎倉分別可容1500個喇嘛同時念經。扎倉下高康村,甘丹寺共有23個康村,每個康要都有一個小經堂,大多為二層樓的建筑,面積都在400平方米以上,一般可容200名喇嘛同時念經。有的康村下面再設米村,米村是寺廟最基層的管理機構,甘丹寺共有20個米村。此外,還有修建甘丹寺的主要施主達孜宗本在甘丹寺修建的高達9層的宮宇以及千計的 (據說宗喀巴3歲學文,7歲出家,取法名洛桑扎巴,系青海宗喀地方(西寧塔爾寺附近)人,成名之后,被眾尊稱為宗喀巴。他26歲(1372年)啟程到西藏深究佛法,先后在許多寺院從名師學習顯密教法;25歲獲得格西學位;29歲開始講經授徒;40歲以后著書立說,逐漸形成了他的思想體系。
宗喀巴在15世紀初葉所推行的“宗教改革運動”,除去了以前西藏佛教的一些積弊,而以淵源于阿底峽、創建于仲敦巴、盛行于博多娃的噶當派(也稱教戒派)教義為宗旨,所以格魯派也叫新噶當派。又因為這一教派的僧人都帶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1409年初,宗喀在拉薩大昭寺前成功地創辦了墨浪欽摩大法會,標志著看他在宗教教理方面已經得到全藏僧谷大眾的崇奉;甘丹寺的修建,則標起著格魯教派有了根本道場,黃教已經在“宗教改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后來黃教終于發展成為藏傳佛教最大的教派。)
喇嘛僧舍和9個辯經場所。
甘丹寺的壁畫和雕塑都很精美,保存的文物也不少。除了不面提到的乾隆的盔甲外,還有許多制作精美的絲織“唐卡”,其中很多是明代早期的江蘇刺繡,是宗喀巴的弟子釋迦也失去南京受封以后,從內地帶回拉薩獻給甘丹寺的。
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甘丹寺遭到了嚴重破壞,古老的建筑全部被拆毀,只留下殘垣斷壁,寺內的大量文物也基本上被洗劫一空,連宗喀巴的靈塔也被砸毀,據說上面的一塊世界上排第三大的金剛鉆也不知去向,只有小部分貴重文物得以保存下來。所以很多其地區的欺詐老百姓很討厭甘丹寺一帶的人,說他們拆了甘丹寺,以后永遠也富不起來。
甘丹寺到近年才陸續重修,但規模還不能和原來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