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修復耀并州:趙卿墓車馬坑文物終修復成功(圖)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26 日 |
|
切割裝箱,14年間無人問津
那個時代,電廠的擴建似乎更加重要,趙卿墓車馬坑被迫易地保護。根據當時的協議,一電廠要支付94萬元的搬遷費(實支付了50萬左右),省里又追加了23萬元,最后籌措了大約一共80萬元。1990年1月,車馬坑文物被突擊切割裝箱,大小共裝了52個箱子。
趙卿墓車馬坑與眾不同的埋葬方式,使其得以完整保存下來;然而,切割裝箱、易地保護的方式,同樣有些與眾不同——據陶正剛先生說,洛陽、臨淄等許多出土車馬坑的地方,全部都是原址保護。
裝箱后的車馬坑文物,又因為沒有大的可以存放的地點,一度輾轉三個存放處,可以說是歷經磨難。
第一次是1990年初,從發掘現場搬遷至勁松路的市建筑工程第三分公司倉庫;第二次是1992年6月從該倉庫搬至雙塔寺景區臨時工棚;第三次是1996年10月,從工棚搬至現在所在地——專門修建的修復大廳。
據一些當事人回憶,本身在搬遷時對車馬坑整體進行切割裝箱,就已經使車體大面積、多部位損傷與殘缺,有的車輪也斷裂,形成碎塊;而之后的三次大規模搬運,直接造成箱子里的土塊開裂破損,文物受到嚴重傷害。張宏回憶說,如此重要的文物,在三個地方暫存時甚至都有老鼠隨便進出。
車馬坑文物出土的14年里,基本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由于文物原生環境發生了極大改變,車馬坑文物在失去深埋在地下的壓力后,又暴露在光和大氣之中如此之久,并隨著季節、溫度、濕度的反復循環變化,等到2002年開始修復時,車體表面已經疏松風化,馬骨已經氧化或滋生了微生物……
搶救車馬坑文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境況。2000年,市博物館接手車馬坑文物,連續兩年向市政府打緊急報告。2002年6月,車馬坑文物——這件國寶級的文物終于踏上了它的回歸之旅。
砥礪工藝,5年修復大功告成
修復工程之所以持續了5年這么長的時間,一是因為文物受損嚴重;二則是因為對于這樣重要和特殊的文物,我們基本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學習,一邊研究,一邊修復。
由于已經存放了14年,土壤完全干透,車體強度變得很低,在修復中就發現有些車體部位根本就沒有強度,一口氣就可以將其吹飛,所以在修復伊始,首先就是要增強“土車”的強度。然后才開始修復切割搬運中造成的傷殘和腐朽風化帶來的殘損。
而車馬坑文物在修好后,是需要向公眾展出的。因此,修復好的文物一定要便于搬運。于是,我市的文物工作者在每個切塊下面都加上了鋼托板和托架。“現在的文物應該說是特別的牢固了!”張宏說。
值得一提的是,土質文物的“天敵”是水,因此車馬坑文物一定要徹底隔絕水分與潮氣。陶正剛先生說,易地保護反而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比較容易解決了,如果原址保護,“解決不了水的問題。”
修復好的趙卿墓車馬坑,由車坑和馬坑兩部分垂直相交組成。按原狀排列組合后,東西總長15.42米,南北總長13.25米。待到市博物館新館建好后,將整體搬入其中,成為市博的“鎮館之寶”。
喜悅之余,張宏也不禁慨嘆:“山東臨淄車馬坑10輛車,上世紀90年代初原址建中國古車博物館并展出,現在一年幾百萬元的收入呢……”高宏亮
|
來源: 太原日報 |
|
相關文章: |
|
圖片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