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藍皮書主編張曉明 中國網楊楠
中國社會科學院4月13日上午舉辦“2009中國文化產業形勢分析與預測暨《文化藍皮書》發布會”,會議邀請文化部、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對2009年文化產業形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并對報刊、出版、廣電、電影、動漫等行業的發展進行分析。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在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藍皮書主編張曉明介紹到,從宏觀形勢的背景看,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相比,文化產業收到的影響不大,08年總體增長平穩,維持以往三年的增速,總量增加值大約是將近7600億左右。
張曉明說,相比較而言,文化產業的發展態勢從本次藍皮書發布的各個行業的報告來看,總體上發展平穩,基本上保持了快速增長的總體態勢。和經濟危機相比較,一些產業領域受到的影響比較多,但多數產業受到的影響不大,有一些產業甚至出現了快速或高速增長的態勢。
張曉明表示,根據這樣一個基本情況,因為現在國家統計局對文化產業的統計數據提供得非常不夠,到目前為止,國家統計局08年應該提供07年的數據,現在07年的數據都沒有提供,只有一個估計數,這個來源在統計局的內部說法不太一致,是07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2.6%,總量大概在6412億,這是07年的。08年如果說總體增長平穩的話,維持以往三年的增速,大約是將近7600億左右。
張曉明說,總的來說,從宏觀形勢的背景看,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相比,文化產業顯然是有著不同的表現。正像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很多專家、學者指出的那樣,根據20世紀以來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文化產業的發展與繁榮往往與經濟危機或簫條的發展是不同步的,而且在一個特定的時段下,往往還有負相關的關系。
他提到,失業把人們逐出了工作場所,但是可能會將他們推向電影院和劇場去舒緩精神壓力,所以經濟危機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文化需求,導致影視行業、演藝行業出現逆勢發展的現象。文化產業從整個發展歷史上看,它往往是整個宏觀經濟中最先進的、發展動力最強的,和高彈性消費相關、和新技術相關的部分。往往在經濟危機下,文化產業率先進行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文化成為新的經濟范式的實驗者和示范者。從文化藝術生產的角度,經濟危機往往是發展周期的開始,它往往引領著整個經濟最先走出衰退陰影。這就是我們對文化產業和宏觀經濟形勢的一個基本判斷。(范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