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因地制宜,提煉傳統工藝和材料,借本土力量做會戰的法寶
“光用我們自己的一套辦法還不行,必須得因地制宜。”正如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力軍所言,文物保護不單只是外來技術的介入,更應是根據文物本身及文物所處環境來制定對策。這番感悟來源于“羌族碉樓與村寨搶救保護工程”的實施。
在對桃坪羌寨進行災后勘察時,王力軍發現,桃坪羌寨中越古老的建筑受損程度越小,新建筑反而受損程度比較大。深入考察,發現村寨民居每戶房屋的施工都不盡相同,一面墻由成千上萬的當地片巖蓋成,有的是由一層厚的石頭、一層薄石頭壘成,有的是中間用薄石頭、兩邊用厚石頭。石片與石片之間的縫隙,地震發生時可以通過相互傳導來消解地震帶來的破壞力。
專家組還做過一個實驗,找來幾個當地工匠,讓他們現場砌墻,無需垂墨吊線,只憑經驗和目力。工匠砌出的石墻,平整筆直,棱角分明。經過儀器測量,這面墻竟然最堅固。“羌族的傳統建筑具有一定的‘反現代’意義。其中很多傳統工藝和材料特性都與抗震有關。所以我們要趕緊提煉出來,要保護下來。”王力軍他們大膽提議:不如讓本地工匠來修,這樣還可以為四川民族地區培養一支以當地工匠為主的民族文物建筑維修隊伍。
今年4月初,由專家編撰的《桃坪羌寨災后重建維修導則》冊子發到理縣工匠手里。《導則》中,詳細分解了桃坪羌寨從民居、碉樓、官寨、寺廟到棧道等各項建筑的施工方式。
“有了這個冊子,自己動手修村寨,更有把握。”已有10年砌石經驗的理縣工匠陳朝文說。接下來,陳朝文將和當地的70多名工匠一道,成為羌寨的守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