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第四次會議,審議并批準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其中,中國申報的22個項目全部列入。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共有166項入選該名錄,中國以總數26項名列第一。相關人士估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其他國家很難超越這個數量。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此大規模地獲得世界認可,背后的意味是什么?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我們該如何更好地保護與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慶善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數目不是多而是少得可憐
中國還需承擔更多責任
記者:之前,好像是兩年一次評選,每個國家一次一項。這次僅中國,一次性就通過22項,這在意料之中嗎?
張慶善:應該說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評選規則改變了。如果兩年一次、一次一國只能評選一項,恐怕許多瀕危遺產等不到進入名錄就已經無處可尋了。
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與擁有幾億人口的大國,一個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與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大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方面,一般不可能有可比性。所以,在數目上,絕對地追求國家的平等,其實是對各種文化的不平等。作為文化資源豐富的古國來說,中國這次通過的項目多,也就不意外了。
這既是對中國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可,也是對這些年我們不遺余力地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一種肯定。
同時,這也表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希望中國能在保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方面承擔更大更多的責任。
我必須強調一點,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有26項列入世界“非遺”名錄了,但并不是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太多了。我認為依然少得可憐。日本有16項列入名錄,這次也有13項入選。它們一個市或縣的某個節日的某種舞蹈,都因為得到很好的保護而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而我們的春節、中秋節這樣大的節日都還沒有進行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