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3月26日上午,“中國黑陶之都•日照東港”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隆重舉行。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原國內貿易部部長王磊,全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長周鄭生,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梁照明等相關領導應邀出席。日照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毛繼春向新聞界介紹了該區黑陶產業發展歷史、現狀及發展規劃,日照市委常委、東港區委書記張永霞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日照市東港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鄭加貴代表日照市東港區人民政府領牌。王振紅拍攝
相關閱讀:日照市東港區
日照市東港區是日照市的駐地區、主城區,因當年李鵬總理題詞“黃海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而得名。現轄3個街道、7個鎮、1個省級高新區,總人口69萬,陸域面積103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7公里。東港區充分發揮靠海、臨港、市駐地優勢,大力實施工業強區、商貿富區、旅游興區、農業穩區戰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201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8.28億元。該區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誠信形象、優惠政策、良好環境,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推進對外開放,努力打造一流的人居環境、投資環境和創業環境。
東港區歷史悠久,陶文化源遠流長,黑陶制作迄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目前在該區已發現100多處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類,黑陶是中國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之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華夏藝術之魂”。東港區黑陶以砂質陶、細泥質陶為主,兼有少量磨光黑陶,胎體薄厚均勻,表面樸素,色澤漆黑光亮,聲如擊罄,胎質堅硬,里透外亮,飾有弦紋、劃紋、縷孔,陶品造型美觀,制作精細,多為生活用途的器皿。 特別是東海峪遺址出土的“高柄鏤空蛋殼陶杯”,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僅0.2毫米,重僅22克,制作工藝之精,是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又稱為“標準黑陶”,體現了一種單純質樸的極致之美,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世界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為傳承和發揚悠久的黑陶文化,東港區政府按照保護、創新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黑陶制作歷史資源和傳統藝術優勢,不斷推進黑陶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專門成立了黑陶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黑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在產品開發、企業扶植、建立產業集群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制定了扶持黑陶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營造加快黑陶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注重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加快黑陶產業發展的戰略基點來抓,大力培養、積極引進、合理使用各類人才,不斷改進、提升和創新傳統黑陶工藝,提升產品檔次,增強黑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