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小朱書店”昨天迎來比平時多幾倍的顧客 本報記者 周馨 攝
民營舊書店面臨歇業 本市愛書人惋惜不舍
熱心讀者自發“保衛實體書店”
前晚,一條“上海最大民營舊書店要關門了”的微博信息如平地驚雷,令許多人扼腕。實體書店在惡化的生存困境中接連倒閉,愛書的人們坐不住了:“快去幫幫他!”網友“閑云幾許”發布的微博被轉載2600多次,昨天,位于地鐵4號線塘橋站B1層的小書店被熱心讀者擠滿,從早到晚,老板朱鳳濤一遍遍地“澄清”事實,一遍遍地感激大家:“小朱書店會繼續做下去!謝謝!”
微博熱議 老板忙煞
前晚10時許,“小朱書店將傾”在微博上成為熱點,許多網友以為書店資金緊張,難以維系,都表達了惋惜之情。“一家很不錯的小書店,在上海非黃金地帶,還是活不過一年。”
昨天下午,記者趕往“小朱書店”實地探訪,“滬上最大的民營舊書店”乍看名不符實——實在小得可憐。但被尊為“上海最大”不是沒道理,150平方米的店鋪塞滿了約10萬冊藏書,從民國時期的原版外文書到上世紀70年代人文社、三聯書店的經典版舊書都能淘到。書店里三排書架辟出四條通道,舊書分門別類,堆壘在各處,人們轉身、邁步都要小心,一不留神便將民國雜志踩在腳下。老板朱鳳濤開門見山道,租約年底到期,租金可能要漲,書店不得不另謀出路。
微博發布后,從昨天上午開門起,就有熱心讀者從各方趕來,為小朱書店“消化”庫存。下午3時,幾乎全上海的媒體蜂擁而至,朱鳳濤在狹窄的走道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語氣帶著些激動:“這是從業以來最忙最忙的一天,手機電話接了50多個。謝謝大家!謝謝那么多關心書店命運的愛書人!”
以書會友 人情溫暖
“以書會友”四個字掛在店門口,低調誠懇的朱鳳濤讓人聯想到《查令十字街84號》的書店老板弗蘭克·德爾,溫情和善,門檻也不太精。客人買走一本書,朱鳳濤會詳解這本書的來龍去脈,夸贊對方有眼力,唯有拿捏不準價格。“這本書很精美,價格大概有點高。”他的語氣不像老板,倒像個囊中羞澀的窮買家。“你看200元,可以不可以?”不給愛書的客人打點折,好像交待不過去,于是,一套民國時期的德版油畫海報集就這么被顧客買走。
朱鳳濤每賣出一本書,都像把自己的一個孩子托付給他人,把收入塞進月餅罐頭后,還愛替客人算計:“如果你買去開個咖啡館,可以把每一頁都裱起來掛墻上,很有味道。”“這張報紙送給你吧。”“這本書缺頁,你喜歡就直接拿走吧。”
朱鳳濤與舊書打交道30多年了,分類、目錄、版本都了然于心,他有本“缺貨登記簿”,記錄著顧客們要買但是缺貨的書名。“顧客買不齊某些版本的全套會留下遺憾,請求我進貨時多留心。”
空姐朱哲聽說書店要歇業,匆忙從浦西趕到,淘走些連環畫。書友們說,愛這樣一個小書店,盡管有些亂有些局促,但這樣的書店,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在幾位網友看來,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雖在,但仍有路可走,只要愛書人和書店間情思不絕,有體溫的書店便會是許多人生活的必經之處。
笑迎四方 承諾繼續
“‘滬上最大’不是我自己說的,而是淘書的朋友說,我沒有求證。我想從書的種類和品質上來說,應該八九不離十。”朱鳳濤說。
朱老板介紹,舊書一部分來自企業、學校圖書館的淘汰品,有些直接從廢品收購站搶救出,有些則是讀者置換的藏書,數量大,種類多。鎖在柜子中的是“鎮店之寶”,包括一套28本1911年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記者發現,有些古籍版本、小人書、名著,如果靜下心來辨別辨別,可以送進拍賣行,賣出的價格有可能要比這里的標價高2倍。朱鳳濤沒有這么做:“我也不是商人,我是愛書人。我歡喜看到書流到愛它懂它的人的手里,發揮書的作用。”
愿望很美好,但“小朱書店”必須在12月12日前履約撤離是板上釘釘的事。當務之急,朱鳳濤渴望為書店另覓合適的新址,否則,海量藏書的去留會成為一道熬人的難題。“只要有一片合適的天地,租金便宜些,租約長久些,偏僻點也可以。”昨晚8時,他開出“小朱書屋店主”微博賬戶,承諾將盡最大努力尋找場地,把書店做下去。
本報記者 樂夢融 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實習生 周俊峰 王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