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各地大幅攀升的房價和投資,再度讓人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嚴峻性。在此形勢下,建設部等八部委對房地產市場的檢查工作已經比預定方案提前。據國家統計局6月14日披露,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6.4%,一些特大城市惡炒樓花現象重新抬頭。
第一財經日報6月18日報道 各地大幅攀升的房價和投資,再度讓人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嚴峻性。在此形勢下,建設部等八部委對房地產市場的檢查工作已經比預定方案提前。
今年5月份,北京房價同比上漲10.3%。自今年1月以來,北京房價漲幅之高已在全國持續保持在前列。
“北京房價上漲過快成為事實,”中國房地產與住宅研究協會副會長顧云昌對《第一財經日報》坦言,“北京以10%左右的漲幅已持續數月位列全國前三名。”
而就在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發布的當天,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主管規劃建設的北京市副市長陳剛陪同下,對北京市建委工作情況進行摸底。“汪部長對目前的形勢有點擔心,講了很多話,要求北京做好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的工作。”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感受到房價壓力的北京市建委,于日前公布了北京太合嘉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20家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及房地產經紀公司,責令上述企業停止違規行為,并按相關規定作出處罰。
而令高層關注的城市已不止北京市。
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日前聯合發布的數據,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環比均繼續上漲,同比上漲6.4%,環比上漲1.0%。此次漲幅創出自2005年12月以來18個月的新高。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建設部等八部委最近決定聯合對5月房價漲幅較快的城市進行調查,以摸清5月房價快速上漲的真正原因,其中“非市場、非正常的因素”將成為本次調查的關注重點。
本報從有關渠道了解到,八部委組成的調查組已赴深圳南山區對某樓盤進行查處,據了解,該樓盤在正式預售之前,便撤走所有銷售人員,而可售房源均落入中介之手。
此外,在4月和5月房價同比漲幅連續居全國第一的北海,也受到了建設部關注。建設部日前電話要求北海解釋房價高漲原因,并以書面形式向建設部作出匯報。
上述建設部連續的動作,意味著在新的形勢下,今年3月底由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制定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被相應作了調整。“八部委的檢查工作提前了,檢查還將成為一種常態。”知情人士表示。
根據原先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4月下旬~6月期間,是屬于各級相關主管部門和房地產企業組織自查階段;7月~10月,是地級城市主管部門到省級政府循級進行組織檢查。到今年11~12月,建設部等八部委才根據各地上報的抽查(檢查)情況,組成若干工作組,對工作開展情況和相關項目進行抽查,對有投訴舉報的項目進行重點檢查,依法打擊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
對于高漲的5月房價,中國房地產與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和張元端分別向記者表示,今年房地產主管部門主要精力集中于既有調控政策的落實,以確保效果,其中包括整頓住房交易秩序、落實住房供應結構調整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相關主管部門將出臺新的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措施。
房價續漲警示結構性調控缺失
在短暫沉寂之后,房價普遍上漲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據國家統計局6月14日披露,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6.4%,一些特大城市惡炒樓花現象重新抬頭。為弄清房價上漲原因,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審計署、監察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工商總局等八部委正展開聯合調查,希望找到促使某些城市房價猛漲的“非市場、非正常因素”。
不難看到,有關主管部門傾向于認定,5月份全國性房價普遍上漲,并不是正常的、市場化的供不應求結果。也就是說,目前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可能很不規范,諸如“捂盤惜售”、“違規認購”、“內部及高管違規炒作”等“非市場、非正常”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交易秩序,主管部門因此要進行嚴肅查處。這無疑是順應民心之舉,希望最終結果不會是雷聲大雨點小。
但稍微深究一步就可以發現,如果主管部門把重點放在整頓所謂房地產市場秩序上,恐怕還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景行為。即使查處了一些樓盤的典型違規,也不過是暫時維護一下市場交易秩序,而不能從根本上扭轉房地產市場的供需落差,無法遏制房價在今后進一步猛漲。
具體看5月份全國房價上漲,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購買力增強是一個重要原因。近兩年來股市全面上漲導致的財富效應,使一部分居民可以承受更高一些的房價。而在近期股市震蕩的情況下,一部分獲利資金轉而退出股市,進入低迷多時的房地產市場,明顯推動了5月份房價上漲。像一些特大城市核心地段的二手房價格,近期漲幅之大就是近幾年所罕見。
但無論在全國還是在一些特大城市,當前房地產市場總體上是供不應求,特別是多數居民能夠承受的中低價商品房嚴重供應不足。比如近期在北京,數千人冒著高溫晝夜排隊長達一周,就是為了等到一個經濟適用房項目的房號。而這種情況并非特例,出現在許多房價上漲較快的特大城市,表明在市場化的商品房開發體系下,中低收入階層的購房渴望與能力的反差。
因此我們認為,只要多數居民的購房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隨著一部分人購買能力有所上升,面對有限的商品房供應,他們只能接受房價繼續上漲的現實。在一些相對發達的特大城市,來自境外或其他富裕地區的投資或投機性購房群體,更會使這些城市的房價不時大幅上漲。對此,無論是有關部委的聯合調查,還是其他的財稅或信貸措施,都無法起到根本的調節作用。
而根本解決之道,只能是增加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特別是進一步放開二手房市場,并有針對性地提供更多中低價商品房。只有大多數居民在其支付能力范圍內就能買得起、租得起房,那些虛高的商品房價格才會應聲而落,有關部門也無需一再興師動眾地搞各種聯合調查。
也就是說,單純靠市場化途徑解決多數居民的住房問題,看來是行不通的。政府需要在其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存在住房困難的中低收入家庭建立全面覆蓋、分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據北京市政府規劃,預計到“十一五”期末,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有望達到新增住房建設規模的四分之一。但即使完成這一堪稱宏大的建設目標,也只能勉強改善大部分低保家庭、住房困難戶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許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仍然只能望房興嘆。
北京是首善之區,政府為解決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難想方設法,依然是計劃沒有變化快,供給無法滿足需求,其他大中城市的情況則更不樂觀。一方面各大中城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在繼續反彈,新開工項目有增無減,中央希望進行的房地產調控難以落實;而另一方面,中低價商品房卻越來越少,二手房轉讓又受到稅收、信貸等多重限制,新增商品房價格繼續猛漲。
這種調控與需求的雙重困境,一再出現在房地產市場上,看似耐人尋味,實則事出有因。多年來的事實提醒我們,如何讓房價走出越調控越上漲的怪圈,不能只從整頓市場交易秩序入手,而必須觸及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這就需要深入反思市場化住房改革的不切實際之處,并有針對性地調整有關政策措施,切實增加中低價房供應,讓更多人圓一個安居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