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
新品開發持續加快 重大裝備呼喚“首吃螃蟹者”
1—7月,機械工業呈快速穩定增長態勢,生產、銷售增速繼續保持在32%以上,新產品開發持續加快,產銷銜接良好。我國基礎設施的較高建設速度和重大工程的穩定推進,保證了工程機械產品的穩定增長。
而機械行業中最令人鼓舞的當屬裝備制造業的成長。
6月11日,華能玉環電廠運營的國內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即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在經歷了半年成功運行后,經測試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7月10日,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制造的三峽工程首臺國產化70萬千瓦水電機組正式投產,這標志著我國水電裝備步入自主研發時代……
目前,我國已成功研制了60萬千瓦火電機組、500千伏交流輸變電設備、30萬噸乙烯等重大成套裝備。電力裝備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制造體系;冶金裝備已能成套提供年產800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常規流程設備。
“盡管如此,仍要清醒看到,重大裝備業振興任重道遠,尤其是在數控機床方面,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2006年,國外公司在中國銷售高檔數控系統2000臺左右,約占市場份額99.5%,國產的僅占市場份額0.5%。”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行業總干事長吳柏林說。
“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突破,亟待解決的是去掉絆腳石——‘首臺(套)’的問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隋永濱說。
2006年,我國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對訂購和使用首臺(套)國產重大技術裝備的國家重點工程,可確定為技術進步示范工程。對于“首吃螃蟹”者,國家將通過有關專項資金適當補貼,或采取加速折舊等方式給予支持。
前不久又一“利好”政策出臺。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出通知,進一步落實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相關稅收政策。對國內企業為開發、制造有關裝備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所繳納的進口關稅,以及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
“我國就社會的持續較快發展,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空前機遇。裝備制造企業要拼搏突破,更好地擔起‘裝備中國’的神圣使命。”隋永濱說。
石化
工業總產值增兩成 節能減排亟待實質推進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發布的消息稱,今年上半年,我國石化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4696.3億元,同比增長20.7%;石化產品銷售率為98%。產銷率較高的有: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化肥、輪胎、膠鞋。
“煉油業扭虧為盈,化肥出口持續增長,是上半年我國石化行業運行亮點之一。”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相關負責人士說。據介紹,煉油業務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是今天上半年國際油價同比下跌8%,而化肥出口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近年我國化肥產能增長較快,而去冬今春化肥儲備工作進展順利,國內化肥市場價格保持穩定,企業進而轉向出口。
但是,上半年我國石化行業運行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仍然偏高;化工產品出口遭遇“成長的煩惱”,應對國外技術壁壘不足;石油價格不斷上漲帶來沖擊等。“在這些問題中,最突出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產能增長過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推廣力度不夠。”山海慧眾(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明杰說。
據統計,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連續三年保持在30%以上。在中西部能源和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規劃建設大型煤化工、氯堿、電石、PVC、合成氨等項目較多,加劇了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已導致部分行業產能過剩。
此外,下游企業規模偏小,主要集中在石化的原料產品領域,絕大多數產品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突出,導致部分品種國內市場長期嚴重供過于求。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獲得了自營進出口權,也使國內的過度競爭引發到外貿領域。
石化行業聚集了許多高耗能產品。這些高耗能產品進入門檻比較低,投資生產容易,有的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如何加快石化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化工產品中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的比重高,化工產品的精細化率只有40%,而發達國家則達65%。
“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石化行業面臨的最艱巨的任務。盡管有行業自身特點的原因,但不論從保持行業可持續發展來看,還是從建設資源節約型國家的角度看,石化行業節能減排的任務即使很重,也需要有力推進。當然,這需要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北京海問咨詢有限公司投資分析部總經理馬翔說。(原國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