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優補劣”的背后存在著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制度的不健全。2001年至2006年,國家向各地下達了土地開發整理項目2320個,預算總額已達到297.9億元。而“長期以來,很多地方都把眼睛只盯在土地開發整理資金這塊肥肉的爭取上,而對加強項目管理和土地開發整理效益考慮不周”。
在今年上半年對全國抽查耕地占補平衡基礎上,國土資源部最近決定開展補充耕地數量質量按等級折算試行工作,以堵住各地出現的耕地“占優補劣”行為,保住18億畝耕地底線。
最近,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開展補充耕地數量質量按等級折算試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建設用地項目審批時,實行新的補充耕地方案。其具體步驟是:確定被占用耕地等別,評定補充耕地等別,查找等級折算系數,確定補充耕地面積。
新舉措背后是,2006年度各地耕地占補平衡情況并不樂觀。
2007年1月至6月,國土資源部組織抽查了全國30個省(區、市,除西藏外)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06年度建設用地項目的耕地占補情況。結果顯示,9省(區、市)低于全國抽查總合格率。另外,從全國情況來看,補充耕地的數量總體上平衡有余,但質量方面和項目管理方面工作較差。
“很多地方補充耕地分布在交通偏遠、不便耕作、農田生態系統脆弱或有生態障礙的地方,農田基本條件較差,耕地質量不高;不少地方還出現拋荒現象,補充的耕地普遍缺少后期管護。”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潘明才日前表示。
“占優補劣”的背后存在著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長期以來,很多地方都把眼睛只盯在土地開發整理資金這塊肥肉的爭取上,而對加強項目管理和土地開發整理效益考慮不周。”一位中國土地學會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直言。
中央每年對土地開發整理投入巨大。據國土資源部的數據,2001年至2006年,國家向各地下達了土地開發整理項目2320個,預算總額已達到297.9億元。
為堵住耕地占補中的漏洞,去年8月國土資源部出臺《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辦法》,耕地占補平衡開始由“區域平衡”細化為“項目平衡”,把占補平衡由以前的總量控制精確到圖斑上,實行以項目為單位,一對一、實打實地考核。
近期,國土資源部又要求30個省(區、市,除西藏外)制定耕地等級折算系數表,同時要求這30個省區市提交“完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初步設計規范的建議”。
“折算系數驗證分析表明,耕地占補平衡工作中確實存在‘占優補劣’的現象。運用等級折算系數,可以用增加補充耕地數量來解決質量不高的問題,保持耕地生產能力平衡。”潘明才說。
華中某省按照編制完成的等級折算系數,對該省2005年共256個建設用地項目進行了調查。發現163個補充耕地等級低于被占用耕地等級的建設用地項目。
潘明才強調,在條件成熟時,將按等級折算納入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內容。到那時,建設占用耕地在補充耕地后就可達到耕地生產能力的平衡,實現真正的平衡。
不過占補機制的完善,針對的只是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內的建設用地項目。而目前大量耕地被占用卻是由于非法建設用地所致。
前述中國土地學會專家表示,目前國土資源部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各地違法違規用地,其中,地方政府和涉及地方政府的案件雖占20%,但涉及違法的土地面積占80%。“而違法違規用地,也就談不上進行耕地占補平衡。”(孫榮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