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財政部大規模籌資方案已呈國務院 4萬億方案明年三季度起作用 -國務院鼓勵房企合理降價促銷商品房 確定保障性住房時間表/全文 -國務院向人大報告應對金融危機情況 百名專家詳解應對金融危機 -中國將投5萬億再建4萬公里鐵路 兒童火車半價票身高線升至1.5米 -153億股本周解禁 海通等超10億 機構拋逾39億中石油中石化股票 -少林寺將辦醫院 推養生功能飲品 廣西上思出土巨棺驚現槨中棺 -人保部:困難企業09年可緩繳社保費 財政部制定19項企業內控指引 -中國赴索馬里護航海軍艦艇編隊組成曝光 愿與有關國家合作護航 -明年起義務教育教師實行績效工資 不低公務員 英語六級考試泄題 -兩岸經貿論壇閉幕 合作應對金融危機 大陸十大惠臺政策措施公布
首頁>>國際經濟
經濟衰退壓低國際油價 已累計下跌75%仍難止跌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22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近日,國際油價持續下行,12月18日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跌至每桶36.22美元,是2004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相比今年7月11日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交易記錄,國際油價已經累計下跌了75%。

面對嚴峻形勢,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宣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每日減產220萬桶,使該組織自今年9月起的減產總量高達每天420萬桶。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加深,國際油價仍難以止跌。

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油價一度降至每桶10美元。隨著全球經濟的穩步增長,國際油價在過去的10年里一直呈上升趨勢。2003年3月美國入侵伊拉克后,油價升到每桶約40美元。2005年,油價保持在每桶50至60美元的水平。2006年,油價在60至75美元之間波動,2007年則為每桶80至90美元。進入2008年,油價超越每桶100美元,直到7月中旬達到歷史最高點,但此后便一路下挫,并呈加速之勢。

過去10年內,油價連年上漲,原因之一是需求的增長,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增長。其二是石油供給的不穩定性。世界上幾個重要的產油國中,除伊拉克的局勢動蕩不安外,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與美國之間也充滿敵意。其三是金融投機的作用。國際對沖基金和其它投資基金在石油期貨市場上的投機活動,使每桶油價增加了20至25美元。其四是美元的持續貶值。國際市場上的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計價,而美元在過去幾年里一直疲軟,對油價上漲也起了推動作用。

目前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正在使世界經濟形勢發生逆轉。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已變成了供應過剩,石油、鋼鐵、煤炭、鐵礦石等初級產品價格都大幅下跌。其變化之快,讓整個世界猝不及防。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場在規模、深度和復雜性方面都史無前例的大危機。

美國經濟早在去年年底就率先滑入了衰退的軌道,歐元區、英國和日本經濟也先后陷入衰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歐等地區諸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開始大幅減緩。全球經濟的惡化,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許多從事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的美歐金融機構虧損嚴重,也紛紛撤出石油期貨市場。全球金融危機使美元再次被看成是安全的資產,從而成為引導油價下落的又一重要因素。

最新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還在進一步惡化,其汽車、化學、鋼鐵和機電等產業經濟呈現“集體性崩潰”,許多大企業紛紛停產和裁員。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速也明顯放緩。雖然各國政府和央行出臺了經濟刺激方案,但難以在短期內見效,明年將面臨更多困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僅為2.2%,發達國家經濟將整體出現衰退,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在此背景下,全球石油需求也將降低至一個更低水平。在全球經濟形勢明顯好轉之前,國際油價很難回漲。(作者宿景祥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 人民日報

相關文章:
成品油價下調 燃油稅費改革明年起實施
關于降低成品油價格的通知(附各地價格表)
發改委最快本周末確定燃料油是否征消費稅 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
歐佩克減產之下國際油價逆市跌破每桶40美元
歐佩克日減產原油220萬桶產 油價欲漲還跌
財政部專家:燃油稅開征后油價不會立即與國際接軌
高油價時"用足政策" 中石化油站撐到最后終降價
圖片新聞:
中國大部遭寒潮襲擊 局部最高降17℃ 天津遭50年不遇暴雪
中國推出"準就業"機制擬解決百萬大學生就業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