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優勢加上經濟互補,在政策護航下,環渤海地區有可能成為中俄油氣合作的新熱土
環渤海地區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于全國前列。近日,在天津舉行的第四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上,權威人士表示,俄羅斯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環渤海地區具有與其合作的有利條件,“加強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是環渤海地區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戰略選擇。”
渤海埋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現已探明渤海灣石油儲量達6億多噸。現在的華北、勝利、大港、中原4個油田,原油產量占全國的43.1%,產量僅次于大慶,居全國第二位。但是,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油氣資源約束,使其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和挑戰。
與此同時,俄羅斯與中國陸地相連,能源資源十分豐富。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積極參與跨國區域能源合作,參與俄羅斯石油開采和天然氣開發建設,可以實現中國多元化的能源資源戰略。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周立群說,亞太市場將是今后俄羅斯能源戰略的發展重點,環渤海地區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具有良好的條件和背景。兩國的能源主管部門支持兩國企業投資開發油氣資源。2006年3月21日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強調,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是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在能源領域,中俄雙方均采取多元化戰略。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殿華指出,從環渤海地區看,具有與俄羅斯能源合作的有利條件。首先,俄羅斯具有與環渤海地區發展油氣合作的需求。發展與環渤海地區相鄰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油氣工業,是俄羅斯2020年前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從地緣經濟角度看,通過邊境城市接壤的便利條件,發展國家間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環渤海的綜合交通系統,為資源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運輸條件。作為重要的經濟地理資源,在與俄羅斯的資源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環渤海發達的鐵海聯運在“歐亞大陸橋”的國際運輸中占據重要地位。
另外,在其港口群中,遼寧的錦州港和丹東港與俄羅斯開辟了海上航線,俄羅斯向山東省和東部沿海地區的出口可通過東方港至青島、大連等口岸,而天津港作為我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和北方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內陸腹地覆蓋三北地區并輻射蒙古、俄羅斯遠東和中亞各國和地區。
王殿華建議,為加大力度推進環渤海地區與俄羅斯合作開發和利用油氣資源,環渤海地區應從四方面與俄羅斯開展有效合作。
采用購并、控股等多種方式加大投資。未來中長期,俄羅斯石油出口依賴的主要產區是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該區域陸地及水域油氣可開采資源量約850億-900億噸油當量,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與西部相比一直比較滯后,油田開發非常緩慢,足夠的投資和引入外資是其順利建設的保障。俄羅斯鼓勵企業聯合兼并擴大規模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因此,這也是環渤海眾多能源企業“走出去”的主戰場。應力爭更多地了解俄方在吸引外資時決定轉讓給外國投資者開發利用的油氣項目,并制定適合雙方聯合開發的規劃。
參與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輸出的管網建設。俄羅斯通向亞太地區的石油輸送系統較薄弱,目前還沒有石油運輸管道,主要靠運力受到極大限制的鐵路運輸。輸往我國的石油、天然氣等產品主要依靠鐵路和公路運輸,但由于鐵路公路運輸效率不高,大大限制了供應量的增長,出口量很難有較大突破。目前,俄羅斯己同意將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延伸至我國邊境。因此,應積極參與建設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至我國東北、環渤海地區的油氣管道。
聯合勘探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油氣資源。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資金短缺,地質勘探人員流失嚴重,勘探資金缺口制約了勘探工作發展,不能適應該地區能源發展的需要。應充分發揮和利用環渤海地區各油田在油氣開發方面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從石油、天然氣工業的上游即地質勘探入手,聯合勘探開發,從而推進該領域的務實和深入合作。
充分發揮環渤海的港口優勢,提高口岸疏運能力。隨著對俄羅斯能源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面向國內市場需求的油氣等能源產品運輸量明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將難以滿足中俄開展長期經貿合作的需求。滿洲里口岸已無力承擔每年超過千萬噸的原油、大宗的木材、成批的集裝箱等貨物的轉運任務。應在把滿洲里口岸建設成俄羅斯原油等資源產品的進口及加工基地的同時,加強環渤海地區與俄羅斯通航的港口建設,擴大運輸能力,最終形成環渤海地區鐵路、公路、航空及管道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全方位的運輸格局。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環渤海地區獨特的地緣優勢和經濟條件,為其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重點選擇俄羅斯作為合作國,不僅能為本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還能使其有效地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的合作進程。(周潤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