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夾心層”有屋可居是振興市場的關鍵
日前有消息稱,參于制定房地產振興規劃方案的專家透露,房地產振興規劃方案雖然未被通過,但房地產調控規劃可能會以更重要的形式出現。
上述人士表示,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和相關司局負責人主持的內部會議沒有間斷過,商討內容圍繞制定房地產業長期規劃展開,而這個規劃將明顯區別于其他產業振興規劃,綱領性條款將具10年以上的建設高度。
據悉,將會有兩個提案近日將上交兩會,分別是《關于振興房地產市場、促進經濟增長的提案》和《積極促進綠色建筑的提案》。提案認為,房價的回落,注定要靠供求關系改善、逐漸趨向均衡才能實現。目前不能排斥和排除投機現象,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恰恰需要這些投機者涌現。而對于住房保障,提案提出要明確住房保障的范圍,不宜把“住房保障”泛化為普遍的“社會福利”。
據提案提供的數據顯示,空置房屋的數量將會出現較快上升,預計2008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積可能達到1.5億-2億平方米,2009年則有可能達到3億-4億平方米,將是往年空置面積總量的2-3倍。
對于消化存量,提案建議:第一,進一步降低住房交易稅費;第二,徹底取消“二套房”限制政策;第三,短期內實行購房所得稅抵扣政策;第四,針對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階層在一定條件下予以購房補貼。提案還建議拓寬商業地產融資渠道,盡快開放REITs(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通道。
華燕集團經紀金融事業部上海區域總經理韓建君指出,存量房市場超過一手房肯定是發展的趨勢,由于二手房的交易成本高,“國家讓房價下跌,實際上可以調控的就是一手房,如果房價不下來,就重點發展保障型住房、廉租房,使一手房價格降下來。而二手房只能靠市場調節,不可能靠政府”。
以香港、新加坡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經驗來看,將保障型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分離是讓更多人能夠達到“居者有其屋”的有效方式。在高房價的現狀下,如果政府無法用行政措施來干預市場上房價的走勢,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力發展保障型住房,讓無力購買普通商品房的人群能夠在住房上滿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同時,中低價商品房的出現也會部分地拉低普通商品房的價格。
然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國的保障型住房、廉租房發展剛剛處于起步階段,首先是房屋數量相當匱乏,其次,居住資格也仍然值得商榷,部分城市購買保障型住房的門檻過高,又會導致達不到購買條件的人同樣也無力購買普通商品房。而這部分中間的“夾心層”在我國的數量相當驚人,如果他們始終無力購房,而政府也沒有妥善的政策規劃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則我國的住宅矛盾將繼續存在下去。(記者 鄧旭)
|